首页 > 武侠仙侠 > 魔域传奇之战

第37绝处逢生,树林血战有援兵。

魔域传奇之战 富三代 2024-11-25 21:15
第三十七章「百劫情泪苦还酸,被困愁城望眼穿。重逢欲道千千语,奈何当时已茫然」。
众人离开后,书生感慨万千,卧在温暖的床上,感觉便如在地狱返回人间一般。刚才所身处的牢房,黑暗、潮湿、污秽、更是腥臭难当。赏尽饥饿、痛苦、寒冷、令他感觉完全绝望,简直是生不如死。不是心中挂念若兰安危,他早便咬舌轻生了。现在吃饱后,更有高床暖枕,真不知人间何世。断手的伤口经神医包扎后,痛楚已经大大减少。心中非常感激那自称常统领的青年。记得他曾给他留下字条,现在四下无人,便拿出来细看。只见上面写着:「本人是友非敌,我会切法拯救你们,请务必配合,人前必须隐瞒身份,凡事无须挂怀,听我指挥行事,本将军能保你们平安无事!」右下角却我不到署名,大概是怕人看见吧!
书生把字条看多几遍后,便把字条呑下肚中,毁灭证据。心中暗赞常统领果真是义薄云天,英雄仗义,虽年纪轻轻,但心思细密,且急人之难,日后定必是大将之材。念到少年英雄,又憶起殷达豪,不知他能否与失散的各人会合,救他们于水火之间。自己如今也未知禍福,更不知何日能再与他相会,思潮起伏,不自禁忧心重重。幸好在纸条中提及,若兰并无危险,这是他内心一直最挂念之事。到此心中方如释重负,吃饱后,精神放松,人便睡着了,梦中却尽是若兰的倩影。
殷达豪与徐达,汤和及郭英要胁着蒙古兵带路,不断催促,急着赶赴双方对峙之树林,与众人并肩作战。两蒙古兵心中明白:“向前走一歩,就是与死神接近一步,两军交战,相互杀戮,落入敌人之手,哪还有活命的指望,一到树林,自会兔死狗烹。”兩人在惊慌中互相对望,越走越慢,徐达不停的駆赶鞭打,两人仍是慢步而行。小殷差透他们的顾虑,心想救兵如救火,半分拖延不得,莫因小失大。引为终生之憾。他向两军士保证,若他们从速带领,到达后便放他们一条生路,绝不为难他们,两人大喜,忙领着众人前往。
两鞑子兵加快脚步,突然停下,向前方不远处一指,但见前面好大一片树林,树木参天,枝繁叶盛。其中一蒙古兵说:"前面树林便是,英雄答应不杀小人,汉人重诺,小的此后终生不敢与你们为敌,這就回大漠牧牛畜去,请放我们走罢!"徐达担心的道:"殷兄弟若是放了他们,他两回去报信怎办?怎么也得砍了他们一手一脚。"两蒙古兵急忙跳下马,脱下军服,哀求道:"小的失掉密函,回去也是死罪,今脱掉戎装,立刻返回大漠,今后种地养猪,从此再不敢踏足中原,以汉人为敌。”当下跪在地上,不停地叩头。
小殷见他们不断哀求,自己亦有言在先,果敢的说:"兩位走吧,若再敢欺压汉人,日后自会找你们算账。”郭英似乎心有不甘,挺起银枪,使出郭家夺命枪,闪电般直向两跪着哀求的军士直刺,以求先斩后奏。待小殷惊觉,银枪已刺中其中一人,殷达豪急忙飞身下马,左手拿着郭英的虎口曲池穴,右手把蒙古兵一推,郭英手上顿禁酸麻,银枪再不能挺进一分,小殷右手一推,目的是要把受伤的兵士推离险地,只要郭英再发力,银枪定必穿心而过,郭英银枪堕地,眼中露出不解之色。
蒙古军士死逃生,其中一人受了轻伤,另一人虚惊一场,若不是小殷出手,两人已成郭英的枪下亡魂,小殷连忙挥手示意他们速速离去,并歉究的向郭英说:"郭兄弟,多有得罪,但人无信不立,我既已答应放他们,且由他们走吧,况且,杀降不祥,请郭兄弟罔开一面!"
汤和也劝道:"我们救人要紧,鞑子多的是,少杀两个也没问题,殷兄弟是刘教主的红人,宅心仁厚,说话自有其道理。"小殷拾回地上银枪,捧著交回郭英手上,郭英悻悻的接过,四人策马直向树林走去。
四人刚步进树林,已听到兵刃打斗之声,小殷心内焦急,在马股上打了两下,马儿吃痛,加快脚步进入林中。此时林中正在混战,罗汉手及众人背靠背的与敌兵血战,鞑子兵不下五十人,围了几重,群雄退到那里,敌兵便围到那里。群雄苦战良久,冲击多次,却难以找到缺口,苦战多时,已然筋疲力尽。
原来当天群雄以大石作屏障,守候了几天,希望书生请得救兵或在卧龙坡找到小殷来解围,各人对书生武功及应变能力充满信心。谁知他们在等书生营救,其实书生当时之处境比他们更凶险。正是禍不单行,身受重伤,更有牢狱之灾,还指望他们救命脱困。如是者,这边在盼,那边厢在等,书生却侥幸遇到救星,他们却是腹中空虚,越等越肚饿,越等越难以忍受。各人心想:“再不突围,不用敌兵来攻,相信自个儿也先饿死在此,即使多等半天也是无力拼搏。
肚内越空,时间便越难打发,原本说好是多等一天的,最惨是听到敌人埋窝做饭之声,各人饥肠碌碌,忍无可忍。罗汉手及段正清首先发难,段瑛及程素亦只有共同进退,希望杀出重围。但无论他们怎样移动,蒙古兵四方八面而来,把他们围在核心,众人饿了两三天,本欲一股作气强冲出去,抢些食物回来。谁知蒙古兵如有感应一般,他们怎样走动也摆脱不了围困,苦战了一个多小时,力气无以为继,软手软脚。接近投降边缘,众人在极度无助之下,与死神特别接近,段正清想到能与段瑛同日而终,也可死而无憾。罗汉手脑中全是热腾腾的白馒头,求菩萨保佑,待我吃个够后,才领我去永生极乐。程素心中想的却全是小殷的影子,望上天怜悯,死前能再与他多见一面,一诉相思别离之苦。心内痛恨自己,以往两人天天在一起,不懂珍惜,现今求见一面,已是奢望。谁知心中正念郎君,突见郎君骑着白马奔至,莫非是饿得眼花瞭乱。临死前出现之幻觉。
小殷带队冲入林中,只见众人虽武功高强,但均无精打采,手上使不出劲,只有招架的份儿,程素左手包扎着,伤口渗出血来,右手也好像着了魔似的,软弱无力,情势危急,殷达豪伸手入怀中,取出几枚紫竹镖,应手甩出,四蒙古兵面颊中镖,一人举刀欲砍程素,手中大刀被紫竹镖震飞。程素刷一刷眼睛,发暗器相助的不是日思夜想的小殷,还会有谁。各人见小殷如飞将军从天而至,像黑暗中窥見署光,绝竟中看到希望,众人精神为之一振,再奋起余勇,与敌兵拼搏。此时徐达,汤和及郭英已冲入敌阵,加入战团。三人均是一代名将,如虎入羊群,神勇无比,敌兵纷纷躲避,但转眼又向众人合围。
小殷正感奇怪,举头一望,只见远处树上站著蒙古将领,手拿旗帜在指挥,群雄去东,他便指向东,众人往西,旗帜便指向西。殷达豪心想原来如此,估量紫竹镖不能及远,只有拿出短枪。他自知子弹只剩下三颗,不能浪费,他首先细心瞄准,枪声一响后,小殷一声"bingo"敌兵军官应声掉下树来,这正是都统托儿花,他堕地后,正欲挣扎着起来,郭英骑着马刚到,一招回马枪穿喉而过,使的确是郭家的不传枪法…锁喉十二枪。托儿花鲜血狂喷,死在当地。树林中立刻战况逆转。既无军官中指挥,敌兵战意尽失,四散而逃。罗汉手,众人得有喘息机会,小殷在敌兵中来回穿插梭,把敌兵杀得溃败,见程素站在不远处,楚楚可怜的向他招手,他放马走近,把她一拉上马,程素坐在马后,双手抱紧小殷,死里逃生,心中喜悦,顿觉眼前事物如幻如真。
众人是饿得肚皮贴着后背,蒙古军除了战死在林中,其余的狼狈四散,剩下一大窝尚未享用过之肉汤,正好给各人充饥,众人先感谢菩萨,饱歺一顿后,便把别后遭遇向小殷一一交代,罗汉手说:"若不是你们来得合时,恐怕现在要替我们超度了。”众人绝处逢生,对人生的体会也深刻良多,段瑛不避嫌疑,拉着段正清的手,默然不语,两人静静靠着,内心喜悦,一切尽在不言中。罗汉手与徐达众人高谈阔论,说的都是他对武学之最新体会,他感觉自己武功突飞猛进,喜形于色,一群武痴互相交换心得,滔滔不绝,程素却拉着小殷的手互诉离情,说到委屈处,眼圈也红了。
不见了书生及董若兰,各人细心分析揣测,难有定论,商量过后,也许是冲出重围后与若兰先回故乡,但不辞而别,也非书生性格。莫不是有其它意外?各人商议良久,不得要领,罗汉手及徐达他们四人分两组人在附近到处查探,希望能找到他们。段瑛两师徒回百花谷,殷达豪依照原定计划,与程素护送渺静骨灰上峨嵋金顶,沿途也可打探消息,各人决定后,纷纷相拥作别。徐达嘱咐小殷莫忘月圆之约,路上小心等等…段正清及段瑛含着泪与小殷作别,两师徒与他相处数月,出生入死,一旦分离,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树林括起沙沙风声,百鸟归巢,落日西山,离情别绪,自上天创造万物以来,相逢如梦,临别依依,故今同慨。
:::第卅七回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