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推理
古代言情
现代言情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娱乐
纯爱百合
脑洞爽文
首页
>
都市娱乐
>
往事如烟:古城篇
第一六六章国庆阅兵
往事如烟:古城篇
天下归
2024-12-07 11:22
第一六六章国庆阅兵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共和国就迎来了六十华诞。逐渐富裕起来的国人们无不感叹着国家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且不说民强不强,但现在国家起码是富裕了。国家有了钱,军队装备才能逐步得到更新,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如今,奋力崛起的新中国正准备利用“国庆”这一伟大时刻好好庆祝一番。也向世界宣示一下,中国人民不断站起来了,他们也过上了日渐小康的日子。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一下中国人自我研发的一些军事装备。
据权威媒体披露,在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时,将举办盛大而隆重的阅兵活动。关于阅兵,各国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在世界各国,阅兵仪式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一项非常严肃和重大的活动,其主要意义在于彰显国家主权、突出国防实力,展示政府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的力量和决心。
参过军或者稍微精通一点军事常识的人们都能感觉到,一个国家通过定期搞阅兵仪式,一能激励官兵刻苦训练,报效国家的战斗意志;二能向世界有效展示国防实力,宣告我军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三能号召全体国人尽管放心地努力工作,因为军队是国家一切建设的坚强后盾。
在这次六十周年国庆阅兵活动中,驻守在古城的A军一共选择了两个方队。一个装甲方队,一个步兵方队将参加国庆阅兵。而那个步兵方队最后确定由宋猛服役期间的某红军团来组建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宋猛早已成了预备役人员,但这一消息,仍然令早已转业的宋猛觉得无比自豪,全军那么多部队,却挑中了自己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部队,那感觉仿佛就跟自己要亲自参与这次国庆阅兵一样,他激动地甚至见人就讲,自己老部队的战友们将组成一个方队,就在国庆那天他们要雄纠纠、气昂昂地越过天安门广场。
这也难怪,曾经服役十几年的宋猛对阅兵仪式有一种分外的喜欢。那种威严、神圣的感觉令他无比自豪。早在新兵连期间,师里就在新兵授衔仪式那天举行了阅兵活动,让他扎实兴奋了好几天。后来上军校时,又亲自参加了校方组织的毕业典礼暨阅兵分裂式,更是经历了那种日积月累的艰苦磨炼后,好好体验了一把身披金光闪闪的钢枪通过阅兵观礼台时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和成就感。
宋猛从心底里盼望着“十一”这天早日到来。他要好好地看看军队现代化的程度,同时也感受一下那些万里挑一的军人们,在穿越那更加宽阔的舞台、在那更加庄严神圣的氛围里表现出来的那种万丈豪情。当然更想从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尽管他知道这个难度太大,且不说镜头太远,就是再近,电视直播的画面哪儿就能给那些时代的宠儿们每人一个特写呢?但是,他就是愿意找到更多与自己能够产生交集的点点滴滴。
十月一日上午,宋猛打看电视,专门调到央视一台,从央视的前期节目录影一直看到现场直播的庆典活动结束:随着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奏响,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乘着国产红旗牌检阅车,穿过天安门城楼,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检阅了44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的地面方队。军委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响彻了天安门上空。
随后是阅兵分列式,这是宋猛最为心仪的部分,更何况现在还有老部队的那些战友们也在队列里。宋猛把电视音量调到最大,还专门跑到电视跟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画面,他不想放过任何一个镜头,他要努力寻找那些跟自己哪怕只有一丝关联的蛛丝马迹。可是没办法,因为在电视里看起来,那一个个方队是那么的的雷同,每个排面都是那么的整齐,就连他们的身高也几乎完全一样,哪里还能分出谁是谁来。还是最后听播音员在解说词里提到了他原来所在的部队,他才看到了通过阅兵台前的老部队的战友们。
宋猛激动得热泪盈眶起来。
是,这就是他们,他们表现得实在是太好了,每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完美,每个人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集中起来是那么的整齐划一,就像是机器刻画出来的一样。难怪上面会挑上他们呢。
参过军的宋猛深知,这些队列动作看起来简单,但是要想达到整齐划一的水准,那是相当不容易的。难怪挑好所有的参加阅兵人员后,组织方还要将他们集中在奥运村进行半年多的封闭式训练。
看来这训练还真出成果啊!瞧瞧这是多么整齐的步伐,多么威风的军容,多么牛气的装备啊!宋猛觉得所有的中国人都跟自己一样,早已被那飘扬的军旗,嘹亮的口号,轰鸣的马达和滚滚的铁流所震撼。但见那鹰击长空的飞机、气势恢弘的坦克、昂扬向上的火炮、威震九州的导弹一一从检阅台前通过,那无不整齐划一的动作,宋猛甚至觉得这俨然就是全世界最好看、最有气势的阅兵分列式。
第二天,宋猛就从网络、报纸等媒体报道中,看出了这次国庆大阅兵有多么成功。世界各国的媒体几乎不约而同地给了中国六十周年大庆相当多的报道。看来这次大阅兵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的确不同凡响。它不仅让世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光辉足迹,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同时也加深了全体国民对军队的进一步认识和信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国家观念,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维护国家的长期繁荣和稳定。这神圣的阅兵仪式无疑就是一种很好的国民教育方式。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持部队的优良传统,现在就是转业到地方了,也要保持军人本色,争取建功立业,为国家、为古城的建设和更加繁荣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古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姜正义在古城这些年,经历了地市合并、政府部门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大事要事。做为现任市长,他觉得将这些历史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非常有必要,对于后人来说,这将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姜正义开始酝酿着要好好出一本古城志书,将古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如实记载,让后人铭记。
在姜市长的提议下,古城市的志书编撰工作拉开了帷幕。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成立了古城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市编委会主任由姜正义担任,主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市方志办等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编委办设在市方志办,具体负责古城市方志的编撰工作。市编委办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尽快组织开展搜集整理资料并撰写志书工作,古城方志(1979——2009)定于2010年拿出初稿,力争2011年辑集出版。
市政府一把手如此重视,并将地方志工作提到如此重要的议程,各单位想不重视都不行。于是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均成立了方志编撰委员会,同时将编委人员名单上报到市方志办。市农牧局志书编委会由农牧局局长任编委主任,一名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局长任副主任,由宋猛主笔、办公室一名同志执笔。名单上报后,方志办为了确保按时出书,准备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负责地方志编撰工作的同志外出考察。宋猛被分配在市直部门第二组,在方志办一名处长的带领下,准备到山东省方志办考察一下该省地方志的编撰工作。
这次考察,其实真正的考察工作只有一天的行程。主要就是到山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听他们做一下工作介绍,随后再到方志办的档案馆里参观一下。余下来的三天时间,据说市领导也有意安排这些编撰地方志的同志们在山东境内参观学习,顺便也旅游观光一下,以此慰劳一下这些整天坐在办公室面对这枯燥文字工作的同志们。
在去往山东考察的路上,宋猛想到了汪晓艳公司的事情,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跟市直各部门的办公室负责同志们沟通一下,能在不出格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帮助一下她。这个女人对自己实在是太好了,而她遇到困难后,自己从来没有帮上过忙。
好在大家都是为领导、为机关服务的同行,宋猛一提议,大家纷纷响应起来:这难道还叫个事吗?都是公家的事儿,喝谁的酒不是喝,更何况有你老弟出面,这酒价格还便宜,我们今天就定下来,从今往后,我们就只喝这华夏公司的酒。你就让你那个朋友来单位找我们吧,这联系电话你不是都有嘛!
宋猛一再代朋友表示感谢,并承诺回到古城一定好好感谢大家。这时候,不知是谁说起了俏皮话来:“宋主任,这个华夏公司的老总是男的,还是女的啊,你对她们的事竟然这么上心?”。
宋猛不好意思地说:“嘿嘿,到时候找你们就知道了!”。还是方志办的处长给他解了围,只听他说:“唉!管他是男是女,既为华夏人,当然得喝华夏酒了。”,宋猛给处长投去了感激的一瞥,心想一定要将农牧局的方志编好,不负人家方志办的处长一片好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