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
2023-12-04
78万
在曌国盛平三年的早春三月里,花朵竞相绽放,阳光灿烂地洒落在户部尚书家的后花园中,那里的景致宁静而和谐。这片花园不仅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更是尚书杨致远的心之所系。
杨致远,这位当朝的户部尚书,是位从一品大员,他手掌全国的民生大计,背靠朝廷的金库。他为官时,以亲和著称,为人正直不阿,深受皇家的认可。在他看来,他一生的宝贝有两样:一是太祖皇帝赐予的“免责金牌”,这块金牌不仅是对杨家过去作为布衣商人时对国家的支持的认可,更是对他们家族世代忠诚的象征。这块金牌赋予了杨家在户部的世袭职位,并保证了杨家男丁在任职期间免受非皇家定论的弹劾。
第二件宝贝则是杨家的大宅。这座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府邸,坚固而富有文化底蕴,无论是气势还是细节,都彰显着杨家大族的荣耀。特别是后花园的设计,巧夺天工,让每一个踏足其中的访客都为之赞叹。甚至连现今的皇上,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经游览杨家,并对这后花园赞不绝口。
然而,这个原本祥和的后花园,突然被一串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那是一个美丽的少女,约莫十三四岁,她身穿新草绿的裙子,外披一件浅色小坎,纯真的面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动人。她的发髻简单而雅致,虽然因为匆忙奔跑而略显凌乱,却无意中增添了几分风情。她的眼中带着焦急,如果不是如此,她的美丽或许会更加动人。
这位翠衫美人慢慢地在园心湖边停下脚步,目光定格在不远处一位背对着她作画的白衣女子身上。她并没有上前打扰,而是保持着安静,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大约两刻钟后,那位白衣女子终于对自己的画作满意地收起了笔。随后,翠衫美人轻声开口,语气中透着一丝玩味:“小姐,您是知道父亲今天心情不佳,特意为他画了这幅新图样,希望能让他心情好转吗?”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房间内,寄云轻声嘀咕,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戏谑:“我竟不知道我何时拥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今儿大清早起床,便能预见爹爹晌午会心情不佳,于是便画了个亭子图样,希望能稍解他的闷气。不过这真是奇了!”
“寄月,快来看看,我今日是不是被什么好运降临了?竟然像被吸引着似的,在庭院里到处奔跑。即便是三月的温暖,我也不该出这么多汗才对。看,汗水至今未干,也没擦拭,不怕招来风寒。”她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寄月姑娘递过来的茶,悠然地品味,仿佛全然不急于擦汗,她的目光在画纸上游移,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寄月,穿着一袭翠绿的长裙,显得格外稳重,她轻手轻脚地走过来,一边从绣花的绢帕中拿出帕子,轻柔地为寄云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问道:“前院到底出了何事?看你这般匆忙,似乎遇到了什么大事。别藏着掖着了,快说来听听。不说出来,你可要憋坏了。”
寄云蹙起眉头,显得有些纠结:“这的确算得上是件大事。爷爷都生气了,怎能说是小事?不过,他生气也不是天要塌下来似的。”她顿了顿,似乎在搜寻合适的言语,继而继续说道:“还不是因为表少爷!他今天又来提亲,可这次与往常截然不同。我真不知道他是不是被什么邪念迷了心。他明明是来求咱们二小姐的婚事,却表现得好像我们欠了他什么似的,胸脯挺得老高,像个斗鸡一样,大言不惭地在爷爷面前说‘这门亲事,我也不是非要不可,但心儿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除了舅舅和我,没人能这样疼她。舅舅也别再让心儿等待了。反正除了我,没人能这么明事理,又大度,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就定个日子吧。’他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之后就大摇大摆地坐下喝茶,再也没多说一句。爷爷气得一句话也不吭,只是瞪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自语‘当年就不该……’然后就直
接去了书房,连表少爷都没理会。”
寄月皱了皱眉,忧心忡忡地说:“小姐,连我都看出来了,老爷这次真是气坏了。您千万别去惹表少爷。他年纪这么大了,却越活越回去,长了那么多虚岁,却一点出息也没有。”
寄云忽然露出好奇的神色:“小姐,老爷刚才说的‘就不该’,究竟是指什么呢?”她的脸上挂着一副求知欲十足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