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三人抵达地心的第一百零七层之后,玄影并未急于挑战那里的守护者。了解到夏兰心无法复生之后,玄影的心也随之沉静下来。他体悟到了诸葛亮的箴言:情已至深,何必执着于形。只要她的灵魂依旧,皮囊的改变又何足道哉?作为一名修真者,他不以世俗之眼看待世界。她的本质未曾改变,尽管外表已然不同,她的灵魂,她内在的她,从未有过丝毫的变化。
玄影与同伴在穿过地心的修仙洞府,决定闭关修炼以提升他们的修为。玄影本已达到飞升的前期,距离成仙仅差两个小阶段。擎宇和雪舞则处在大乘后期,若不加速修炼,与玄影齐步飞升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们决心此次闭关必须全力以赴。玄影志在将修为提高至飞升的中期,而擎宇和雪舞也须达到相同的境界。看似轻松的任务实则艰巨,因为修行之路愈进愈难。尽管如此,擎宇和雪舞过去一直不借助药物,全凭勤学苦练逐步提升修为。但为了与玄影一同飞升,他们不得不辅以药物和灵石、聚灵阵法,来加速修为的提升。
闭关修炼的日子并不拖长,玄影与擎宇、雪舞三人的进步速度决定了这一切。尽管玄影本身修行勤勉无比,但为了等待他的师兄师姐,他故意放缓了修为的提升步伐。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两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修为皆攀升至飞升中期的极限,仅一步之遥便能跨入飞升后期。他们坚信,一旦通过地心第一百零七层的考验,便能迈入飞升后期。
闭关完毕,玄影和同伴们迎来了正式挑战地心第一百零七层的时刻。他们离开了地心的修仙洞府,来到地心守护者神殿的大门前。三人齐心协力,将神殿沉重的石门缓缓推开。门后,一座佛光普照、气息庄严肃穆的寺庙映入眼帘。他们心生敬意,感受到一种肃然起敬的庄严之感油然而生。面对敞开的寺庙大门,玄影他们一步步走进了那座辉煌的大雄宝殿之中。
穿过大雄宝殿的高门,玄影一行三人目睹了中央蒲团上一位大师的庄严。该大师正端坐于佛像前,闭目敲打着木鱼,唇齿间轻诵佛语,其神情集中而平静。玄影及其同伴不愿干扰,只能静静站立一旁,耐心等待大师念诵完毕。时光流逝,不知大师是否有意考验他们,还是并未察觉他们的到来,绵绵不绝的念诵与木鱼声持续不停。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过去,大师依旧持续其念经之声,未曾有片刻间断。而玄影他们也并未有打断之意,只是默默地等待。日夜交替,三日如一,终于,大师的行动预示着一丝变化。
大师缓缓起身,面带微笑地转向他们,双手合十,深深地一拜,缓缓说出佛家之言:“阿弥陀佛,施主们耐心可嘉,令人敬佩。”
玄影上前,模仿大师的举止,恭敬地自我介绍:“大师,您好。我名玄影,旁边是我的大哥苍擎宇,还有我的姐姐兼嫂嫂香雪舞。我们均来自地心之谷,此行是为了挑战地心第一百零七层的守护者。”
那大师,玄奘,神色波澜不惊,似已洞悉尘世万象,淡然回应:“阿弥陀佛,施主们的来意贫僧已然明了。贫僧法号玄奘,正是守护此层的地心守护者。”玄奘的态度显得超然,好似已将红尘烟云看透,一切天下大事皆在掌控之中。
玄奘大师,汉传佛教历史上的翘楚,译经无数,法相唯识宗的开山鼻祖。他本是洛阳偃师市人,陈氏之后,自幼饱览佛理,后决心出家,遍访名师,鞭策自我。唐太宗贞观三载,玄奘法师离开盛世长安,历尽坎坷抵达圣地天竺。他在那里游历学习,直至贞观十九年归来,回到长安后,在大慈恩寺沉浸于佛经的研究与翻译工作,直至生命的终章。玄奘大师所译之经,译法精确,笔锋严谨,著有《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及中亚地理历史的珍贵文献。
玄影面对着这位高僧,诚恳地表达了他的请求:“大师,您既已洞悉我们的来意,敬请您提出考验。我们渴望通过挑战,离开这地心之谷,继续寻找我妻子的踪迹。”
玄奘合十,淡然开口:“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人间情仇,多起于爱转恨,恨生仇害,破坏了世间的和谐。然而,封冻的海面并不能阻断水流,枯木在春风中亦可再发新芽。万物皆有生机,一切在于人心。施主因思念有缘之人而至此,必是情深义重。但世间的爱恨情仇,往往令人陷入魔障。贫僧希望施主能够适时放手,有时候,放下亦是一种深情,既是对自己的成全,也是对他人的成全。施主,若您的妻子已轮回转世,再世为人,拥有了新的家庭,若她成了他人妻,您还会寻找她吗?”
玄影坚定地回答:“我愿意等待她,如果这一生她已他人相随,则我将等待下一世。若下一世仍旧如此,我依旧会等待。”
玄奘缓缓摇头:“施主,执着过深对修行并无好处,痴情害己害人。你需明白,她已不再是你这一世的妻子,而是另一个时代的普通凡人了。”
玄影向玄奘坚定地回应,其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大师,您的心灵清澈,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能轻易割舍尘俗之情。但若无小爱,如何理解大爱,如何普渡众生?尽管她已非昔日之姿,但她的灵魂,那夏兰心的精髓,未曾改变。无论她的外貌如何转变,只要她的灵魂还是那个我所熟悉的夏兰心,我便会坚守她的身旁,不离不弃。如果她遗忘了我,我便会助她想起;如果她不再爱我,我便让她重新爱上我。大师,无论是执着,或是爱恨嗔痴,我只不过是一个误入修行道路的凡人。我已爱,不求成仙,哪怕沦为魔也在所不惜。”
玄奘听了玄影的坚定回答,便不再多言,开始提出考验:“既然施主决心已定,贫僧也就不多劝说了。您既然急于离去,那我就出题吧。” 玄影认真聆听后,沉吟片刻,便开始回答:“佛教所说的三藏,包括:1、经藏,也就是素怛缆藏或修多罗藏,意译为契经藏。这是佛陀所讲述的教义,既符合佛陀的教理,也契合众生的根机;2、律藏,即毗奈耶藏或毗尼藏,意译为调伏藏。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旨在治理众生的不良行为,约束众生的心性;3、论藏,又称阿毗达磨藏或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这部分对佛经的教义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解释,以阐明诸法的真实性质,代表了佛教教义的进一步发展,后世的智者们亦以高深的智慧对其进行了体系化和组织化的阐释。”
玄影回答完毕后,玄奘接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因感受到各派学说的混杂与纷争,无法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我便决定西行求法。施主,您能告诉我,在我的求法之旅中,我经过了多少地方,又学习到了什么?”
听闻玄奘提出的问题,玄影沉吟片刻,细致地回忆起大师西行求法的经历,然后缓缓叙述道:
“自长安出发,穿越千山万水,最终抵达了佛教圣地王舍城。玄奘法师跋涉了十余万里,历经艰辛。在贞观二年正月,您到达了高昌国,那里的国王麴文泰盛情接待了您,并且结下了兄弟之情。接着,您跨越了龟兹、凌山、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飒秣建国、葱岭以及铁门关,一路历经考验,终至货罗国故地。您南下经过缚喝国、揭职国、大雪山、梵衍那国、犍双罗国、乌伏那国,直至迦湿弥罗国。在那里,您从多位学识渊博的僧侣那里学习了《俱舍论》、《顺正理论》以及因明、声明等诸多学问。与净师子、如来友等佛学大师交流讨论,共计两年之久。”
玄影继续道来:“在磔迦国,您从一位老婆罗门那里学习了《经百论》、《广百论》;在那仆底国,从调伏光大师那里深入学习了《对法论》、《显宗论》;在阇烂达罗国,从月胄大师那里接受了《众事分毗婆沙》的教诲;在窣禄勤那国,从阇那多大师那里学习了《经部毗婆沙》;在秣底补罗国,从蜜多犀纳大师那里学习了《辩真论》、《随发智论》;在曲女城,从累缡耶犀纳大师那里学习了《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至贞观五年,您终于抵达了那烂陀寺,在那里受戒贤大师的指导。”
玄影的叙述还在继续:“在那烂陀寺,玄奘法师您深造了五年,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并且被认为是精通三藏的十德之一,即是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您在戒贤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了《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以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诸多经典,同时还广泛涉猎了各种婆罗门文献。”
玄影细致回忆了玄奘大师的求法之旅,缓缓叙述道:
“经过五年的深入学习,在贞观十年,玄奘法师您离开了那烂陀寺,开始了新一轮的求学之旅。您先后经过了伊烂钵伐多国、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达罗毗荼国、狼揭罗国以及钵伐多国,每到一处都广泛访师参学。在钵伐多国,您驻留了两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研究《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以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重要佛学经典,之后您再次回到了那烂陀寺。不久之后,您又前往低罗择迦寺,与般若跋陀罗大师深入探讨说一切有部三藏以及因明、声明等学科。在杖林山,您拜访了胜军大师,与之研习唯识学、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等深奥的佛理。您在那里质疑切磋了两年,然后又返回了那烂陀寺。”
玄影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玄奘求法精神的敬意:“在那烂陀寺,戒贤大师嘱咐您为寺中僧众开讲摄论以及唯识抉择论。恰逢中观清辨一系的大师师子光在寺中讲解《中论》、《百论》,并公开反对法相唯识之说。面对教义的争议,您撰写了《会宗论》三千颂,尽管此文已经佚失,但它曾致力于调和大乘中观与瑜伽两派的学说。此外,您与正量部的学者般若多进行了深入的辩论,并著述了《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尽管这部著作也已不存。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王的邀请,讲经说法,并撰写了《三身论》。”
继续他的叙述,玄影说:“之后,您与戒日王相会,并受到了极为优渥的待遇。戒日王决定让您担任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了一场盛大的佛学辩论会。参与者包括了五印十八个国王、三千个大小乘佛教学者以及两千名外道。在那次辩论中,您的讲解深入浅出,无人能够提出难倒您的问题。因此,您的声誉在五印地区广为传颂,大乘学者尊您为‘大乘天’,小乘学者则尊您为‘解脱天’。戒日王还请求您参加一场为期75天的无遮大会,会议结束后,您便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窥基,尉迟家之后,年仅十七便由玄奘大师指点出家,常在其左右侍奉。到了二十五岁,他参与了翻译工作,以勤于笔耕著称,有‘百部疏主’之誉。窥基对大师所传授的唯识学说有着深刻的理解,将印度十家唯识学说编纂辑译成《成唯识论》,这一成就部分源于他的建议。他所著《成唯识论述记》,被后世学者奉为研究此学科的标杆。他在释《瑜伽师地论》时有《略纂》,解《杂宝集》有《述记》,在弘扬五姓说时著有《法华玄赞》,详尽地阐述了三支立破的《因明大疏》,其他重要的经论亦有他的《疏》与《记》,从而发扬师说,确立了‘慈恩宗’的学派。”
玄影继续他的叙述:“普光在《俱舍论》上造诣颇深,所撰的《俱舍论记》三十卷,为学界所推崇。神昉与嘉尚的事迹虽不甚详细,但神昉著有《十论经抄》三卷、《成唯识论文义记》十卷以及《种姓差别集》三卷等著作。嘉尚在玄奘临终前被特命记录翻译的经文及制作佛像,玄奘圆寂后,亦撰有《杂宝集论疏》。”
他的话语中带着对过往智者的敬意:“圆测,新罗之人,为奘门中的新罗学派领袖。他在翻译时担任证义,所著的《仁王》、《深密》、《成唯识》等《疏》,多采用真谛所传的传统解释。法宝所撰的《俱舍论疏》十五卷与普光的《记》齐名,其见解时有差异,他还著有《一乘佛性究竟论》,并不赞同五姓各别之说,因此在玄奘的门下被视为别立学派。”
玄影慢慢陈述着其他弟子们的贡献:“还有新罗的元晓,是华严宗的大家;西域的利涉,名声远播的护法僧;南山的道宣,律学的宗师;玄应,以义学闻名;东塔的怀素,后来成为了新疏派的领袖。”
最后,玄影叙述了玄奘的一段奇遇:“玄奘离开长安,抵达瓜州。起初被李昌扣留,但李昌信佛之心终于感动,释放了玄奘。
在几日夜的连续跋涉之后,石磐陀心生畏惧,忧虑玄奘在五峰被捕,担心自己因协助越境而遭死罪,恐引火烧身,竟生出了杀师背叛的黑念。一夜之间,玄奘刚躺下休息,感觉有人悄步逼近。目光定焦,映入眼帘的正是石磐陀。他抽出利刃,步步紧逼,然后又退后,再次前行,再度后退。玄奘心知石磐陀心生杀意。此情此景,无论是严词斥责或是哀求饶命,皆可能触发他的杀机。因此,玄奘静坐,双眼紧闭,似不见世间纷扰。石磐陀见此,竟然举刀迟疑,徘徊再三,最终收刀归鞘。黎明时分,他终于坦白认错。玄奘赠予石磐陀一匹骏马,自己则携带老胡人赠的瘦赤马,继续向五峰进发。
玄奘法师历经两年的艰苦旅行,终抵达印度,虔诚投师于那烂陀寺的戒贤高僧门下。他勤奋钻研佛法,数载之间,精熟了经藏、律藏与论藏,因此被尊崇为“三藏法师”。然而,其学问造诣亦招致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恨。一日,一位自视甚高的顺世外道,在寺门前贴出五十条深奥的疑难经义,宣称如有人能解一条,便自愿就义。寺中僧众避之不及,任由其叫嚣。至第四晨,玄奘步至门前,轻描淡写地拆下挑战书,随口解答。外道色如土灰,为信守誓言,独自拔剑欲行自刎。玄奘法师仁慈制止,后让其为己仆。后来,玄奘为与小乘宗师辩经,偶遇难解之题,知外道能解,遂邀其讲解。外道惊叹不已,自谓:“我为仆人,安敢教主?”玄奘谦和答曰:“此经我未尝学,汝既精通,自当求教。”外道讲毕,玄奘感激涕零,放其自由。自此,全寺僧众皆对玄奘的学识深度和宽厚心胸深表敬仰。
玄奘在西去取经的征途中,抵达了龟兹国,受到了那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在此之后,他拜访了龟兹国声望最高的僧人——法师木叉麴多。木叉麴多对玄奘态度颇为轻慢,不仅对他的取经之旅嗤之以鼻,更在自己供奉的神奇庙中(这是该地的语言所对应的汉语名称)对玄奘进行了一场经文辩论。木叉麴多自视过高,最终在辩论中败给了玄奘。这次辩经之后,木叉麴多对玄奘的态度大为改观,见到他不再敢坐着,都站立着与他交谈,以示对他的尊敬。
经过一番问答,玄奘对玄影及其同伴表示了认可。“嗯,甚好,施主们,你们已经通过了考验。然而,在此贫僧还须提醒诸位,修行之路充满艰辛,切莫让尘世的纷扰迷了心窍,大道正展现于眼前,勿因小失大,误入魔道,自此万劫不复。”
玄影回应道:“感谢大师的指点,但若真是因此而堕入魔道,我也将无怨无悔。未曾深爱,怎能懂得普爱众生?如果因此我被世人唾弃,同道追杀,我仍将无悔。”玄影早已看透尘世,合十之手指尖相对,坚定地向玄奘表明心迹。“大师,据闻,一旦通过了您的考验,便可向您提出一个请求,此事当真?”
玄奘如常地回答道:“阿弥陀佛,施主言之有理。确有此事,您想要请求什么?”他的语气平和,一派宁静,仿佛世间无事能够撼动他分毫。
“我想知道我的妻子现今如何,她还安好么?”玄影向玄奘发出了他的请求。
“生命何处起,死亡又将归向何方?人的一生这般短暂,其真有既定目的吗?人生恍如一梦,此梦是否可延续无疆?世间苦难重重,这苦海有尽头吗?情世断肠,能否绕过这一劫?未有我之前,谁是我?我降生之际,又是何人?这样的问题自古便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与历史一样悠长。它曾让人超凡脱俗,也曾让圣者堕入凡尘。冰冷不足以止住河流,枯枝也将迎来春天的重生。所谓世间万象,皆由心生。施主,你所寻之人,便在这尘世迷园之中……”玄奘的话语还未落尽,便伸出手指指向远方。玄影随着他的指引望去,远处一束白光瞬间亮起,旋即,如同幻灯般显现出一幕幕画面,宛若放映机播放的片段。
玄影凝视着那指引之处,白光之下,他看到了一幅熟悉的景象。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森林里,人们忙忙碌碌,如同迷失的群像。一位容光照人的女子,身着洁白之衣,独立于世,行走在这平凡的人海中。玄影一眼便认出了那身影,是他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人,他心中牵挂的人,他的妻子,夏兰心,就在那些平庸之众中穿梭。
“施主,你所求之人就在那里,从未离去,未曾搜寻,她一直在等待她的另一半的出现。想来她的心也与你相连,对你的思念无法释怀。施主,去找她吧,她正站在那里,期待着你。”玄奘的声音如波浪般在玄影耳畔起伏,时而远去,时而近来,让玄影捉摸不透其源。
当画面渐渐消散时,玄影才从愣怔中回神,转身想要寻找玄奘,却发现玄奘早已不见踪影,连那座寺庙,那座庄严的大雄宝殿也如泡影般消散无踪。玄影整理了一下心绪,带领着雪舞和擎宇离开了地心第一百零七层,沿着前行的阶梯,来到了地心第一百零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