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战争后,除了英国和美国,其他国家也开始重视这个成立不到三十年的国家。
柏林,腓特烈三世与首相俾斯麦商议和汉国结盟的可能性。首相认为汉国距离欧洲太远,大战爆发时不可能加入欧洲战场。不过他们的武器技术先进,可以继续交好汉国加大两国交流。
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三世也开始关注这个第二个华人国家并开始派遣特使前往长安与其建交。不过俄罗斯的目标仍然是大陆东北地区。
在巴黎、维也纳等地方。各个国家首脑也开始加强同汉国的接触。但有一个除外。
北京紫禁城
宣政殿内皇帝光绪坐在龙椅上,而慈禧在帘子后听大臣的汇报。
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让清国逐渐认识了外面的世界,但国内还有大批极端保守派。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坚守天朝上国的理念,认为大清为世界中心,四方皆朝贡。洋人的船坚炮利皆为蛊惑邪术,不可学。 大人,时代变了。
洋务运动开始到现在,保守派一直阻挠洋务派的行动。从朝堂到地方,不是组织人潮捣毁新进口的机器,就是写文章骂洋务官员。总之有什么用什么。
汉国胜利消息已经传到了清国,今天,就是讨论如何面对这个“长毛余孽” “皇上,太后,当初剿灭反贼时不小心让几只漏网之鱼逃了,朝廷心善,放过他们,没像到这帮余孽竟跑到海外建国,乃大逆不道。朝廷应向百姓揭露这群余孽的真面目,并向各国求助一同发兵剿灭余孽。”翁同龢首先站出来讲到。 “不可呀”李鸿章急匆匆的说道“早在20年前南美汉国就已经在海外建国,如今已过20年,要想除掉他们已经不可能了,只能共存。”
“胡说八道,我大清乃是正统,岂能容忍反贼余孽在海外另立。皇上,若继续放任下去,大清必有大祸。请皇上决断。”
“皇上,太后万万不可呀!”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不过谁。二人的争论,仿佛点燃了导火索,朝堂上顿时炒作一团。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让着谁。
“你们不懂世界大势”
“你有辱斯文”
“我们必须学着与世界共同相处”
“你们大逆不道”
好好的朝堂,就这样变成了菜市场,激烈程度不亚于明末党争。
就在这时,慈禧老佛爷发话了:“此事以后再议,退朝”
大臣们山呼万岁后,一一退出了宣政殿。
第二天一早,包括酒楼剧院,菜市场等人流大的场所,都出现了一张公告。
“昔日反贼余孽,朝廷心善,特此放过,然尔等不思悔改,竞跑海外自称汉国,乃大逆不道。望诸君与我一起共同揭露反贼的伪善面目。”
原来翁同龢在昨日下朝后,召集文人门生,写此公文,张贴各大公共场所,此举,一来可以让百姓看清反贼的真面目,二来可以逼迫那些洋务派官员认可自己的主张,真乃一石二鸟之计。 慈宁宫,李鸿章正与慈禧太后商议如何对抗汉国。忽然间李连英拿着公告并念给慈禧太后听后李鸿章赶忙说道: “太后万万不可呀,据臣听那英国人说,那南美汉国已经立国20余年,早已是根深蒂固何况大清与南美距离过远打仗是根本不可行的。” “那李中堂,你的意思是只有大清与那反贼并存了吗?”
“是”
慈禧默默看着这个与自己共事几十年的大臣,对于他的建议,慈禧认为还是很可靠的。不过一想,要跟反贼一起在这个世界上,她就浑身不舒服。毕竟跟那些保守派一样,都认为自己是正统。 从洋务运动开始到现在,慈禧面对朝中洋务派和保守派官员采取平衡政策,一方面有限支持洋务派,另一方面又打压洋务派,使朝堂大致稳定在平衡的状态。不过这也造成了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也是开办的那些洋务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慈禧的这句话让李鸿章松了一口气。不过很快他又想到了另一个国家,日本;这个弹丸小国自从明治维新后,缕缕对台湾和朝鲜动手动脚,之前更是公然入侵大清领土。所以接下来又该面对来自日本方面的挑衅。
清朝文人写的公告很快就传到了长安,李明远看着这篇指责自己大逆不道的文章,笑了出来。
“鞑子急了。”
“陛下,鞑清如此气急败坏,恐怕他们会加大对我国的间谍投入,以及破坏移民事务需要防范。”刘朴担心的说道。
“嗯,再调派人手到大陆,由安全部负责并加大对移民的审查力度,以免满清密探进入。” 是
“现在必须加快移民速度,等波利维娅到手后,面积又得增加,所以人口现在是国家的第一大事。诸位有什么提高移民数量的建议吗?”
“陛下,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宋卡到一水港这段航线的补贴是其它行运公司加入到这条移民航线来。”
“陛下,补贴航线固然可以提升移民但根本还是要提高邮船的运输能力所以加大对有船的研发也刻不容缓。”
“陛下,臣有一提议……”
“陛下,臣……”
经过与众臣商议,李明远决定多管齐下。
1,对两条移民路线进行航运补贴。
2,加大研发万吨以上邮轮的投入。 3,从英国,德国等订购万吨邮轮。
就这样,汉国的移民将在未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不过这是后话。
现在汉国和李明远等着的,是圣诞节那天,把玻利维亚牢牢的抓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