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若嘟了嘟嘴:“才三四成,这也太低了。”
老婆婆笑着说道:“三四成已经很高了,若若你要知道,原本你爷爷我能活下去的机会是零,现在一下子提高到了百分之三四十。”
“但我希望是百分百。”沈若若眼圈渐渐变得微红。
老婆婆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谁都希望百分百,我也希望,但怎么可能呢,穆佑兄弟又不是神仙。
我这可是天底下无人能治,无药可医的疑难杂症,恐怕也只有穆佑兄弟敢说有三四成把握了。”
沈若若沉默片刻,冲我问道:“你这套针灸方法是从哪学来的?”
“我偶然间得到的。”
我并没告诉他俩太乙针灸术是记载在《龙甲神章》上面,不是不信任他俩,毕竟我手里的大部分骨符都是老婆婆给我的,只是不希望给他俩带来什么麻烦。
实际上关于我得到了《龙甲神章》这件事,我至今没跟任何人提起,包括夏云馨和牛大力在内。
沈若若不依不饶,追问道:“你是在哪本古代医书上看到的吗?能不能把这本医书拿来给我看看?”
“呃……其实不是在哪本医书上看到的。”
“那你是从哪儿得到这套针法的?”
“这套针灸方法刻在一块石壁上,我恰巧看到了。”
我只得继续扯。
不知哪位大神说过:撒了一个谎,需要一百个谎言去掩盖。
这话还真是没说错。
“那你说的这块石壁在……”
沈若若本来还想再继续追问,好在老婆婆帮我打圆场:“好了若若,你就别再继续问了,问人家秘术传承,可是十分忌讳之事。”
沈若若意识到自己逼问得太紧,向我表示歉意:“抱歉,我主要是担心爷爷,怕出什么差错,所以想了解得更清楚一点。”
我笑了笑,说:“若若姐,我能理解。”
老婆婆说道:“若若,你这么说,岂不让穆佑兄弟为难?总之我相信穆佑兄弟,择日不如撞日,穆佑兄弟,要不你现在就给我扎针?”
我思索片刻,道:“若若姐说得没错,安全第一,三四成把握确实是低了些。
或者这样吧,沈老爷子我先按照这套针法给您扎几针试试,但别贸然把您背上的锁魄钉拔掉,咱先看看效果,你认为如何?”
“行,我听你安排。”
我又转头对沈若若说道:“若若姐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沈若若点了点头。
我跟着老婆婆进屋,老婆婆脱下上衣,盘腿坐在床上,我从挎包内取出银针,开始为他施针。
太乙针灸术十分复杂,需要扎人体的三十多处穴位,除了人体七大魄穴之外,还包括百会、印堂、大椎、天突、神阙、仙骨等多处人体重要穴位。
不但针对每一个穴位的入针方法有讲究,而且入针先后也有讲究,顺序若是乱了,功效就会大打折扣。
这也正是这套针法的独特之处。
我毕竟是头一回施这套针法,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弄错了顺序。
好在整部《龙甲神章》已经刻印在我脑海,虽然我对太乙针灸术掌握得还不够熟练,但只要慢一些,倒不至于弄错。
我花了得有五分钟时间,才为老婆婆施完针。
我说道:“沈老爷子,现在您可以尝试运行内气,沿着自身奇经八脉游走即可。”
老婆婆闭上眼睛,开始运行内气。
过了不一会儿功夫,他的身体便有一丝丝热气冒出,不但如此,他身上还有细密的汗珠渗出来。
虽说现在已是初夏季节,但天气并不算炎热,老婆婆只是坐着运行内气,而且才运行了这么一会儿功夫。
身体便有这样的反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不过这恰恰说明,太乙针灸术对他有效。
因为他元阳不足,沈若若说他惧冷怕寒,即使是在盛夏也很少出汗,像这种情况更是难得一见。
沈若若显然也没想到会这样,很是惊讶,立刻说道:“穆佑,你这套针灸方法好像还真管用,你看看爷爷他……”
没等她把话说完,我把食指放在嘴边,冲她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这会儿老婆婆正在运行内气,我怕他受到干扰,万一内气倒行逆施,后果会很严重。
沈若若赶忙打住。
我俩便站在老婆婆身旁守着,沈若若一直盯着老婆婆的后背,看到老婆婆背上的汗珠越来越多,她脸上渐渐露出惊喜的神色。
因为这对老婆婆而言,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不觉间,已经半个小时过去了。
我怕老婆婆出汗太多对身体也不好,决定先把银针拔出来。
我说道:“沈老爷子,时间差不多了,我现在帮您拔针。”
我正欲上前帮老婆婆拔出身上的银针,沈若若忽然拍了拍我的肩膀,又指了指老婆婆的后背,显得有些激动。
我不明白她想表达什么,沈若若又凑近过去,用手指向插在老婆婆后背上的其中一枚锁魄钉指了指,我定眼一看,不由得心头一怔。
那枚锁魄钉似乎稍稍凸出来了些许。
不过原本我只看到过一次老婆婆背上的情况,而且时间已经过去很久,我并不确定锁魄钉之前是否就略微往外凸出。
我没说什么,先帮着老婆婆把身上的银针一一拔除,这才冲沈若若问道:“若若姐,你是想说沈老爷子背上的锁魄钉往外凸出来了些许是么?”
沈若若连连点头,道:“对,原本这些锁魄钉都是镶在爷爷的皮肉里面,末端几乎与他的皮肤平行,甚至还凹进去些许,但现在这些锁魄钉居然都稍微往外凸出来了些许。”
她说到这,立刻冲老婆婆问道:“爷爷,您现在感觉如何?”
老婆婆活动了一下筋骨,说道:“感觉神清气爽,实不相瞒,自从背上被钉了那玩意儿,我就再也没有成功运行过小周天,但就在刚才,我居然成功了。”
小周天是一种内气运行功法,是指运行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有很高深修为的人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