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番外去向
对于仪谭王爷为她所做的一切,墨非始终未曾察觉。直到她遇到了元静,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学习,她逐渐领悟了那些仪谭王爷未曾或未及传授的知识。历经漫长岁月,她终于明白了元一姑姑言语中的深意。
在古色古香的书房内,墨非轻依着沈谭的肩膀,声音柔和而带着几分好奇:“子韧,你究竟是何时发现,我其实是红妆?”
沈谭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淡淡的怀念:“你怎地忽然想起问这个?平素里,你对这些琐碎细节向来不甚上心。至于我,这已是尘封的记忆,早已淡忘。”
他心中暗自决定,将这秘密深藏心底,毕竟这是天意安排的奇迹,不期而至。
仪谭王爷,以自己的举止和决断,默默守护着属于自己的至爱。那份尚未曝光却又注定无法隐藏的情愫,令人既羡慕又动容。
“元一姑姑的年龄?”沈谭轻笑,“别开玩笑了,连她自己都忘却了岁月的痕迹。她的容颜如同凝固的时光,总是假装自己仍旧青春年少。多少代的兵器之主,都曾试探询问过她的年龄,最终他们铭记了一个道理——对于美丽的女子,年龄是永远的秘密。”
在这段文字中,沈谭与墨非的对话被重新编织,情感的细腻与时代的风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而又含蓄的情感画面。
哦,对了!昆仑可不止一座山,元一姑姑守护的兵器也不止一套。
或许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愉悦的心情了,无论是戒得大师还是玄贞大师;这两位已经太久不成为俗世情欲所动的人,在离开皇宫的那一刻,都有了新的了悟。
每一个有“天缘”的人,都会更容易受到上天的眷顾,他们会有特殊的能力,或是有驱散厄运的能力,或者是有辨别善恶的悟性;起初并不是多么的易于常人,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凡人的一份子,是后来才脱离走掉的。但是有一点儿,很奇怪,与凡人不同的是,当在自己的天赋上遇到瓶颈的时候,凡人很难找到出口,往往容易放弃,而他们却容易受到上天的提示。就如同有人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帮助着他们一样,不断地再为他们开导,与他们对话一样。
在那个古老的时代,有位名叫戒得的大师,自幼便献身于佛学的修行。生死轮回、永恒与寂灭,这些深邃的命题,自小便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迷思。尽管他孜孜不倦地探索,但限于年幼的经历,他的思绪常常在无形的壁垒前碰壁,无法突破。
困惑之中,戒得大师求助于自己的师父。师傅的回答简单而深远:“佛经上都有,去看吧!”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通往智慧的大门——藏经阁的门扉。
藏经阁中,尘封的经卷承载着历代智者的智慧与思考。戒得大师日以继夜,翻阅着一页页的佛经,试图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然而,经典的深奥与晦涩,让他的领悟似乎总是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
在一次次的求索与迷茫中,戒得大师终于下定决心,他虔诚地发愿,恳求佛祖的指引,希望能从佛祖那里得到一线真理的光芒。
在那个星光稀疏的夜晚,戒得大师沉沉入梦。梦中似乎有一缕悟道的光芒指引着他,醒来后,他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寻访自己的恩师。师傅面带微笑,仿佛看透了他的来意,便指着琳琅满目的宝石,让他选出一颗最能感应佛祖气息的石头。戒得大师没有丝毫犹豫,随手拈起一颗普通的石子。
正是那颗不起眼的石子,竟是传说中的舍利子。从此,他便被尊称为戒得大师,这不过是个开始。
舍利子,被誉为最接近佛陀的存在,它凝聚了无尽的慈悲与智慧。戒得大师之所以珍视它,是因为它代表了佛家的最高圣物,象征着纯净的善良。
然而,对于成为戒得大师的他来说,舍利子并非全然是好事。人们或许不曾意识到,业障正随着时间的流逝悄然增长。正是因为过于珍视,他产生了一种常伴左右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够因此变得更好。这时,他终于明白了佛祖为何不会在同一棵菩提树下连坐两日的深意。面对善良的舍利子,戒得大师始终未能察觉自己内心的“留恋”,这份不舍,使他始终难以超脱尘世的纷扰。
在古时候,有位戒得大师,他心怀慈悲,常思如何利益众生。然而,他的善举与皇族相比,似乎略显不足。毕竟,那些高贵的血脉能给予百姓更丰厚的恩惠。戒得大师深谙此理,明白自己已播下善种,无需执着于身携舍利。他认识到,为世人结下善缘,才是至高无上的功德。于是,他放下了身边的珍宝,心无挂碍。
而在另一方面,玄贞师父却有着不同的使命。她守护着一块名为“天授石”的宝石,这并非是她难以割舍的宝物,而是她肩负的重大职责。
玄贞师父自幼便被教导,天地间有一部神秘的“天书”,它不同于那些难解的经典,而是一本记录了难以理解的事件的书卷。据说,谁若能解读其中的奥秘,便能洞察人间四百年的过往与未来。而“天授石”,便是与这天书相伴的稀世珍宝,它们共同承载着天地间的秘密与智慧。
在人间,有那么一种传说,说是从天而降的石头,必须寻觅到与之相称的主人。然而,那些记载着天命的古籍中,却未曾明言如何让人透视这层奥秘。
历代以来,玄宗门下的弟子们无不竭尽全力,试图完成将神石交于其主的重任。可悲的是,直至玄贞大师这一代,那使命仍旧未能达成。
玄宗,他们是离天界最近的存在之一,能窥探一丝天意,能洞悉一线人运,自然也能对自身有所了解。
玄贞,她的身体原本早该归于尘土,是师父耗尽毕生积累的善缘,才使她得以留在尘世。她坚信自己尚未完成那份属于她的任务,因此她觉得自己还不具备离开这个世界的资格。
难道我真的无权离去吗?玄宗的事,非我一人所能承担。我的功德已圆满,何须再与自己过不去,以消耗自我为代价呢?当两颗星辰降临人间,融入皇族的命运之中,玄贞明白了,这是天书未曾记载的奥秘。
书籍有时会误导人,因其存在而固化,因过于肯定而无法变通;但道却不然。“道可道,非常道”,如果人生只是机械地遵循既定轨迹,那创造又有何意义呢?
玄贞的师父不再盲目地解读书中的旨意,而是将天赋之石送入宫中。不采取行动,只是希望在找到命运的终点后再行动,这并非对错的问题;但固执地坚守既定的道理,或许就是世间的一种执念,执念即是执着,难以放下。这份执念,正是消耗玄贞的祸根之一。幸好,在最后一刻,她并未固执到底。
当玄贞大师回到修炼之地,已是子夜时分。这一路,她耗费了太多力气,脚步虽缓,却坚实有力。
她缓缓坐下,头顶是即将消逝却又将重生的月牙。玄贞大师身上的火焰无缘无故地燃起,转瞬即逝,只在地上留下了一个似彩石镶嵌的莲花痕迹,以及一些随风飘散的尘埃。
玄贞大师终于达到了圆满,而戒得大师则在昆仑山间自由行走,心怀向往,无论身处何方,都是在通往佛祖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