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带着全家逃荒,我有空间来种田

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了难关

带着全家逃荒,我有空间来种田 秋意盎然 2024-05-18 18:55

姚东升对程顺并不陌生,知道他虽然以侍卫的身份跟随元湛,但在战场上却是副将的职位,一个不容小觑的人物。

因此,他以极大的礼貌回答:“程副将,听闻郡王急行往安州,是否有重大事务急需处理?我本想趁此机会与元郡王深入交流,未想到他已经先行离开。”

程顺表达了元湛的紧急情况,“郡王前往安州确有其事,希望姚大人能理解郡王的苦衷。”

姚东升表示了理解和尊重,“元郡王急于赴江南六州处理灾后事务,体现了他对百姓的深切关怀,是我们这些官员的楷模。”他暗示了对元湛的敬仰,同时也对元湛的严格管理感到忌惮。

程顺建议将正式的交接工作推迟到明日,“既然姚大人表示理解,那么我们明日再详谈交接事宜。”

姚东升同意了这个建议,“那就这样吧,明天再谈,程副将辛苦了。”

程顺回应道,“不辛苦,为大周尽责,是我们每一个大周子民应尽的职责,那么,我就不打扰姚大人休息了,请您安心。”

姚东升心中还有许多话未说,但面对程顺的决断和礼貌,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不敢当面表露出来。

相较于通州的平静景象,前往安州的一行人却遭遇了难关。江南六州遭受的自然灾害毁坏了通往安州的唯一官道,一条本该平坦的道路如今变成了深达两米的巨坑,坑中积水且水势湍急,令人望而却步。

“这条路被毁得太厉害了,想要修桥过河似乎不太现实。

我们唯一的选择似乎是绕路,但据我所知,通州与安州之间除了这条官道外,周围全是陡峭的高山,要么选择翻山,要么只能返回。”姜默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沮丧。

她继续说道,反思着这次天灾对江南六州的影响,以及为何逃难的民众没有像临安城那次一样多。“原来,这些逃难的人并非不存在,而是被这样的‘绝路’迫使不得不选择返回。”

元湛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的脸色阴沉,仿佛比那经年累月的锅底还要黑。姜默第一次见到元湛这副模样,轻轻地戳了戳身边的肖齐,“你主子是不是经常这样黑着脸?”

肖齐愣了愣,随后审视了一下元湛的表情,“王妃,主子的脸色……并不算太黑。”

姜默内心无奈,她并不是真的在问元湛的脸色,而是他是否经常面带不悦。

在沉默了一会后,见元湛仍未决定如何是好,姜默便从口袋里拿出了她常用的攀爬工具,按动开关,钢丝绳便‘唰’的一声飞出,紧紧地钉在了对面最大的杉树上。

三个男人目睹了姜默的行动,除了惊叹,更多的是对她的敬佩,而他们没有询问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机关,让本已准备好一番解释的姜默感到了一丝松懈。

元湛心中虽有疑问,却觉得此时此刻不宜询问,便默默地将其放在心里。覃久和肖齐,作为忠诚的下属,自然也不会在主子尚未提问的情况下对王妃的举动表现出好奇。

姜默检查了一下自己安装的钢丝绳,确认其稳固后,询问三人:“现在,谁愿意先过去?”

元湛果断地决定,“覃久,你先。”

“遵命,主子。”覃久毫不犹豫,依靠着钢丝绳作为支点,轻松地到达了对岸。

随后肖齐跟上,最终元湛抱着姜默,借助钢丝绳的帮助,也顺利跨过了这道障碍。

刚一着陆,元湛便想回收钢丝绳,却被姜默制止,“没关系,我这还有,这个就留下吧,一会儿直接销毁即可。”她显然是打算不留下任何痕迹,哪怕不能完全销毁,也要尽量使其失去原有的功能。

覃久按照指示,将钢丝绳的另一端卸下交给了姜默。

姜默毫不掩饰地取出一瓶具有强腐蚀性的液体,倾倒在钢丝绳上,不一会儿,那原本闪着金属光泽的钢丝绳便锈迹斑斑,彻底报废。

覃久和肖齐目睹了这一幕,心中对王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她们深知,医术与用毒的界限模糊,但姜默的技艺仿佛已达到了另一个层次,单是这瓶小小的液体便能使钢丝绳报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心中暗想,主子的选择果然没有错。

姜默收起工具,淡定地宣布:“我们继续前进,安州的边界还有五十里路程。”

元湛沉声叮嘱:“以后,碰到这样的东西,不要轻易让人看见。”

姜默认真点头,回应说:“我明白,因为有你在我身边,我才会这么大胆。这些东西是我保命的工具,我自然不会轻易露出底牌,我们得快点赶路了,否则今晚又得睡在路边。”

他们四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前行,因为他们的马无法通过悬挂的钢丝绳。

虽然路途遥远,还有五十里地要走,但他们都身体健壮,步伐迅速,若能保持这样的速度,天黑前应该能够进城。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他们刚刚越过一个山头,山后的景象令人心酸:一大群灾民挤满了整个山头,死伤无数,更加可怕的是,无人处理那些遗体,让尸体裸露在外,尸臭难闻。

姜默走近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靠近后才发现孩子满手尸斑,几乎让她落泪,“大姐,孩子已经去了,样抱着他,对他不好。”那妇人抬起头,茫然地说:“不,我的孩子没走,他还在,只是睡着了。”

见状,姜默没有再说什么,转而走向一个发呆望天的中年男子,“大哥,您还好吗?”男子瞥了一眼姜默,唇动了动,却沉默不语,继续望向天空。

这一切被元湛目睹,他的眉头紧锁,对身边的两人说:“去查一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灾民聚集在这里。”

两名随从应声而去,各自寻找线索。姜默则不遗余力地询问了许多灾民,但都未能得到想知的信息,满载而归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她回到元湛身边,有些挫败地说:“没用,这些人一个个紧闭嘴巴,关于我想了解的情况,一个字都没挖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