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带着全家逃荒,我有空间来种田

第一百五十一章 怎能轻易让人摧毁

带着全家逃荒,我有空间来种田 秋意盎然 2024-05-19 21:54

大家放心,粥绝对够每个人喝的,大家听话,往后退一退好吗?”路昇尽力安抚人群。

虽然灾民们没有回应,但他们还是听从了指挥,纷纷往后退了退。

这时,姜默也趁机进行了一番宣讲,“听我说,你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今天的粥虽好,但也不能一次吃太多。

今晚有的吃,明天还会有,只要我们还在,就保证大家不会饿肚子,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你们的亲人,等会儿喝完粥,我们要统计一下人数。”

灾民们对姜默的话格外重视,因为她不仅没有嫌弃他们,还免费为他们诊脉发药,他们深深信任她。

在姜默的引导下,灾民们迅速有序地按照老弱病残和青壮年分成四队排队,以保证优先让最需要的人先喝到粥。

大米粥在锅中沸腾,香气四溢,令人难以抑制地深吸一口空气,仿佛能通过空气就感受到粥的美味。不久,五大锅粥终于熬熟了,但如何高效、卫生地分发成了一个新难题。

正当大家头疼碗筷的问题时,覃久和肖齐带着一串切割并打磨好的楠竹筒回来了。

这些竹筒口径较大,装粥方便,“大家暂时先用这些竹筒装粥,虽然简陋,但方便携带,而且不怕摔坏,万一坏了,我们再去砍些来。”

姜默望着散落一地的竹筒,略感忧虑,“这些竹筒够用吗?看这么多人,恐怕不够分啊。而且这个时候,共用碗筷也不是很卫生,你们两个能不能再劳累一次,多砍些竹筒来?”

“不必担心,已经有准备了。我让人再去搬些过来就好。”元湛镇定地说道,面对姜默疑惑的目光。她不明白,既然他一直与她同行,怎会知晓覃久他们砍伐的竹子过多而未能全部带回的情况。

元湛并未解释,他的视线在众多灾民中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就在他准备上前确认时,那人似乎感觉到了他的目光,慌忙转身向密林深处逃去。

“覃久,向西北方向追!但记住,安全第一。”元湛命令道。

“遵命,主子!”覃久放下手中的竹筒,身形如箭般朝指定方向飞掠而去,其速度之快让姜默暗自羡慕。

她只能在心里感叹,却不敢表现出来,因为她知道,如果表露出羡慕,她身旁的男人绝对会不高兴——她为什么这么确定?因为她就是知道!

有了竹筒替代碗,粥终于可以顺利地分发给灾民们了。

当粥分发下去,一些灾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另一些人则是强忍着泪水,心中不由得想,如果这粥能早些天到来,或许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孩子还能在世上。

姜默小心翼翼地走到一位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身边,轻轻地说:“姐姐,来,喝点粥吧。”夫人望着姜默递过来的一碗热腾腾的大米粥,目光再次转向怀中沉睡的孩子,犹豫了片刻,显然是想接过粥却又担心会误了孩子。

姜默温柔地提议,“姐姐,让我帮您抱抱孩子,您就可以安心喝粥了,我保证不会离开,喝完之后我立刻把孩子交还给您,怎么样?”

妇人听后,心中的负担似乎轻了些,点了点头,轻声说道,“麻烦你了。”

姜默轻巧地一手接过孩子,一手递给妇人粥。趁着夜色掩护,她悄悄将孩子放入了一个特殊的空间中,随即取出一个布偶,将孩子的衣物穿在布偶上。

一番忙碌之后,她把“孩子“抱在怀里,继续假装轻拍安抚。

妇人看着姜默那一系列熟练的动作,心中不由得感到安心,开始专心地享用起粥来。

两个小时过去,之前还喧哗的山头逐渐平静下来,饱腹的灾民们开始找地方休息,这可能是自洪水发生以来,他们逃难以来睡得最安稳的一晚。

姜默将“孩子“交还给妇人后,走向熬粥的地点,几个中年男子正守在大锅旁,见到姜默走来,他们略显紧张地站起身来,“夫人,您吃了吗?我们一直忙着,都忘了为您留些粥!”

姜默摇摇头,“我还好,不饿,你们呢,都吃饱了吗?”

中年男子回答说,“吃饱了,这一个多月来,今天算是吃得最饱的一顿。”

“没错,都是托了夫人您的福,否则我们这么多人,恐怕真的只能坐等死亡了。”

“自从那天我遇见你们以后,我就发现了,周围能吃的树皮几乎被你们剥光了,野菜也是采摘一空。但我很好奇,为何你们这许多人,没有考虑过深入林中狩猎?”

姜默问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疑惑。“就算不懂得格斗技巧,捕捉一头野猪总是可能的吧。”

中年男子听后,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悲痛,“夫人不知道,我的大儿子就是因为跟人一起进山打猎,结果再也没有回来。

我们一开始也是想通过组织打猎来解决食物问题,但每次的收获都非常差,还有被野兽攻击的危险,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都失去了继续尝试的勇气。

无法前往通州,也回不了安州,我们只能留在这座山上,吃什么算什么,没有就等死,至少,我们一家人还能聚在一起。”

姜默听后,感到一丝无力,“这样的想法……真让人无言以对。”

“如果大家都持有等死的态度,今天你们吃饱了,明天呢?还期待着官府的施粥和发粮吗?你们身体健康,有力气,却不想着如何改善现状,只想着等待救济。

如果我早知道你们是这样想的,今晚的粥,我是绝不会分给你们的!”姜默愤怒地说。

她无法理解这种消极的心态,“我明白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人,有勤劳的,也有懒惰的。

但懒惰也有很多种,有些人之所以懒惰,是因为他们条件允许;而另一些人,明明一贫如洗,却还挑三拣四,最终什么也得不到,还怨天尤人。”

“请理解,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那些只想着怎么混日子的人,我实在是难以同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