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科技捉鬼师

159章 红色基地

科技捉鬼师 琉璃 2024-06-11 22:25
随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是时候兑现对怨灵张雅的承诺了。原本是出于善心,想要惩处那个恶人,但在昨晚接收到张雅留下的财宝后,这件事情便成了一项委托任务。现在,我们仿佛成了雇佣者,有责任全力协助张雅揪出背后的凶手,让他接受法律的制裁。
早上起来后,我们立刻联系了陈处长。考虑到陈处长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我们相信他能帮助这个案件迅速得到解决,让凶手尽快受到应有的惩罚。接到我们的电话后,陈处长迅速响应,并指示我们去白银市局找一位姓张的局长,将账本交给他处理。
我和小叔随后携带账本和鬼娃娃,乘车前往市局。见到白银市局的张局长后,我们详细讲述了十年前张雅一家的悲惨遭遇,并请他协助调查张雅丈夫的前老板,希望能将其绳之以法,给张雅一个交代。
一开始,张局长对我们的故事表示怀疑。但当我放出怨灵张雅,并使用天眼符和通灵符后,张局长亲眼见到了张雅的残像,亲耳听到她亲口描述整个案件经过,他震惊地张大了嘴,显得十分惊愕。在我的一声冷喝后,他才回过神来,满脸不可思议地接受了眼前的现实。
随后,张局长完全信服了怨灵张雅的故事,表态一定会秉公执法,将凶手绳之以法,给张雅一个交代。他还要求我和小叔在调查期间留下来,以提供必要的协助。
接受了怨灵张雅的馈赠后,我们便轻松地答应了接下来的调查任务,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常规程序。我们只需作为辅助证人,所以并不会涉及太多危险和麻烦。这正好给了我们机会,在白银市休整两天。
告别张局长后,我和小叔离开市局,回到了酒店。在酒店告知李芳他们,接下来几天我们将停留在白银市。由于暂时没有其他事务,我们决定让大家放松一下,去外面游玩。听到这个消息,队员们都非常兴奋,急切地催促着赶紧出发。
我们选择了“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会宁县。会宁以“苦甲天下”、“博士之乡”闻名。之前只是听说过会宁的红军会师历史,知道它是甘肃的状元县,了解到它的农业是在黄土高原上的贫瘠土地上艰难求生,感受到这里淳朴的乡土文明。会宁人民秉承“再苦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使得这里成为了甘肃名副其实的状元县。但当我们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所见景象与我们的预想大相径庭,眼前一新的感觉让我们思绪万千,心神摇曳。
经过市区一小时多的车程,我们抵达了会宁县。会宁,一个古老的城市,城郭形状犹如凤凰展翅,因此被誉为“凤城”。它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达六千多平方公里,管辖24个乡和4个镇。会宁属于黄土高原的丘壑区,拥有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以农业为主,是典型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人们忠厚淳朴,气息浓郁。
会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的土地深深印刻着红色的印记。这里既是长征精神的见证,也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地。会宁,是一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黄土地,它的历史和文化让人沉思:“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成功地从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西北黄河流域。会宁会师不仅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更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革命团结的象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长征史上的丰碑。如今,会宁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向世人展示着红色旅游的无穷魅力。
我们的首站是会师楼,这里因1936年10月8日清晨的历史事件而闻名。在那个晨曦中,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二、四方面军在此胜利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当时的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会,因此在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塔内还悬挂着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冈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等。
长征的胜利结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1996年,国务院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宣部将其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和参观点包括: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的三军会师纪念塔、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名的“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和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这些地方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也是让我们对红军精神有更深刻认识的地方。
会宁,这块曾经见证了红军众将星荟萃、胜利会师的圣地,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在史册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里不仅是各路红军唯一全境胜利会师的地方,更是历史上无数将星辉映的舞台。无产阶级的老一辈革命家、九位元帅、八位大将、以及1955年授衔的45位上将和136位中将、千余名少将,在长征和会师期间都曾踏足这片土地。会宁因这三军会师的历史事件而永垂不朽,成为全球瞩目的革命圣地。
近年来,作为红军会师的见证者,会宁的旧址已接待了百余万中外游人,包括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他们都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同时,旧址还迎来了20多位国家领导人、近200位副省级以上的行政职务领导和500多位少将级以上的部队首长及老红军战士。
在参观完毕会师塔、接受了红色教育的洗礼之后,我们的对未来和生活的信心更加坚定。随后,我们前往会宁县城南部,国道312南侧,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占地36公顷的长征胜利景园。
长征胜利景园,是会宁县政府为纪念先烈、弘扬红军长征精神而建,特别致力于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景园的设计出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之手,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亲自题写了园名。园区巧妙地利用了桃花山的自然地貌和风景,通过摹拟与微缩的手法,营造了长征路上的22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让游客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体验到长征的艰辛与伟大。
在春日微雨中漫步于景园,即使雨丝轻柔地笼罩着大地,我仍可以看见穿梭其间的游客们,享受着景园带来的宁静与惬意。据悉,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以及长征胜利75周年,会宁县将这座红军长征胜利景园进行了改造与扩建。这项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为了打造一个综合性旅游景区,汇聚了旅游接待、红色体验、岩洞观光、运动竞技、宗教文化、民俗休闲、山野游憩、生态保护等八大功能,使其成为县内第二大旅游景点,一个理想的旅行目的地。
作为一个常常觉得城市生活单调乏味的人,我总觉得长期待在城市里,就连血液也仿佛会发霉。每天耳边环绕着噪音,呼吸着尾气,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旅行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激情源泉。人们常说,旅行是清醒之人的梦游,一种逃离现实的暂时解脱。在旅途中,可以将一切压力和负担暂时放下,不必担忧过去,也不用预想未来,只需专注于眼前的道路,抓住眼前的每一刻。
那个下午,我们决定攀登桃花山。老师的意图是让我们体验重走长征路的艰辛,让我们深刻感受那段历史的不易。
桃花山,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在会宁县城东南约1公里处。山峰三立,其中主峰横卧于东震之上,海拔高达1944米,两侧峰翼伸展朝北南和西南方向。其雄伟的形态仿佛是鲲鹏展翅欲冲天际;而山色,如同盛开的桃花,绽放着艳丽的红色,袅袅烟霞中似乎流淌着丹色的光泽,因而得名桃花山。攀登桃花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段铁索桥。尽管它远不及泸定桥那般惊险壮观,但走在其上,我们依旧感受到了心惊胆战的刺激。我们或许难以完全揣摩那22位勇士的英雄壮举,也无法深刻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但可以确信,他们的内心一定怀抱着坚定的信念:“为了新中国,勇往直前!”他们明白,只有前进,绝不能后退。
即便炮弹呼啸而来,即使铁索在火焰中带来难以言喻的痛苦,他们仍然坚定地前进。大渡桥上,铁索寒冷刺骨,那一个“寒”字,蕴含着多少深意难以揣测。我们全体坚持不懈,终于登顶。心中的感受不仅仅是疲惫,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深切感慨。一天的旅程虽然结束,但这一天的体验和收获,远远没有结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