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华颤抖着,缓缓伸出了自己的小手,而念颜则发出尖锐的尖叫,她伸出手想要拽回哥哥,但念华用力地把她推到一边,保护着她。
就在夫子的戒尺即将落下的瞬间,一道沉稳的声音响起,李玄茂从一旁的暗影中走了出来。他的出现如同夏日的微风,即刻改变了学堂里的气氛。
夫子愣了一下,随即抱拳行礼:“微臣恭迎皇上驾到!”
李玄茂上前一步,将白发苍苍的老师扶起来,态度温和而恭敬:“李太傅,起来说话。孩子们还小,顽皮是他们的天性,这点小错,还请太傅海涵。”
夫子脸上浮现出惊喜和激动的神色,连忙回应:“皇上谬赞了,老臣已经告老还乡,不再担任太傅之职。是先皇不弃,特召老臣出山,老臣感激涕零,不敢有失圣望。这对龙凤胎孩子,是先皇和皇上的宝贝,老臣必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李玄茂点了点头:“太傅过谦了。不知道念华和念颜的学业近来如何?”
夫子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自豪的光芒:“念华聪颖过人,才华横溢啊。”
念华的小脸染上了一抹羞红,低垂着头,仿佛有着千斤重担压顶,而念颜则紧紧搂着李玄茂的脖颈,她半悬在他宽厚的背上,带着一丝顽皮的狡辩:“哪有?夫子那样严肃,我们哪敢戏弄他?”
她的声音在静谧的书房中轻飘飘的,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无知和纯真。说完,念颜又不顾念华哀求的眼神,挤眉弄眼地模仿起夫子的严厉面容,她的小嘴巴一撇一扯,那模样虽不尽完美,但却透着几分神韵。
李玄茂被逗得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无法掩饰的宠溺,几乎笑到不能自已,气息都变得急促起来。
念华原本还努力压抑着自己的笑意,可终究还是没忍住,那细小的呵呵声在空气中跳跃,让人忍俊不禁。他才十三岁,纯真的年纪里带着孩童特有的单纯和欢喜。
欢声笑语中,念颜拉着李玄茂的手,眼神中满是期待:“四叔,再给我们讲讲,爹爹和娘亲当年在寒城英勇杀敌,如神仙般眷侣的故事好不好?”
念华没有开口,但他那双大眼睛里,同样闪烁着对这个故事的向往和崇拜。
李玄茂微微颔首,看着这对叔侄,温柔地说:“念华,念颜,你们知道你们的名字是谁起的吗?”
“当然知道!”念颜得意地拍拍手,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是大伯,他说哥哥要像爹爹那样坚强,而我则要像娘亲那样温柔。大伯希望我们永远都记得,我们是爹爹娘亲的骄傲。”
李玄茂温柔地摸了摸念颜的头,目光柔和:“那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大伯非要你们记住这一点呢?”
念颜瞪大了眼睛,似是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感到困惑,她无助地看向念华。念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大伯是不是希望,等我们长大后,能够让娘亲的灵魂在天之灵看到,感到欣慰和快乐?”
听到这话,李玄茂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芽苗在这两个孩子身上悄然生根发芽。他轻声说道:“孺子可教也。”
李玄茂的声音忽地柔和了下来,他眼中闪烁着调皮的光芒,突如其来的话题转换让念颜和念华都不由得挺直了耳朵。他温柔地笑道:“今日是你们兄妹二人的生辰,四叔特地为你们准备了生日礼物。”
念颜活泼如小鹿,听到有礼物,顿时兴奋不已,忙不迭地伸手往李玄茂宽大的袍袖里摸索,嘴里急切地催促:“四叔,是什么礼物呀?快拿出来给我和念华看看吧!”
念华虽然也是喜笑颜开,但他的行为却比念颜要稳重得多。他轻轻拉住念颜,温声劝道:“妹妹,今日我们都十三岁了,应该更加矜持一些,你已是大姑娘了,要注意仪态。若是继续这般任性,将来如何嫁人?”
念颜撅起嘴,不满地反驳:“呸,嫁人算什么好事?我才不稀罕呢!我要和哥哥一直在一起,谁也别想把我带走!”
李玄茂被她的俏皮可爱逗得哈哈大笑,手掌在宽大的袍袖里一翻,取出了两只雕工精细的小玉狗。这两只玉狗通体洁白,光滑细腻,一只头上细致地雕刻着一朵小花,另一只则是简洁素雅。
他一边递给念颜和念华,一边缓缓叙述起往事:“四叔年轻时,曾见过这样一对小玉兔。它们原本属于你们娘亲和你们三叔的,他们是一对无话不谈的挚友,也是这世上最亲密无间的兄妹。你们的三叔为了救你们的娘亲,义无反顾地牺牲了自己,他身后的那只雄玉兔也随他一同安置于皇陵之中。你们的三叔,他也有一个孪生兄弟,但因为皇室的身份,两人最终都英年早逝。”
说到这里,李玄茂的眼神变得深沉,他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看着念华:“念华,你的性格和你父亲一样,沉稳冷静,有礼有仪。但你比你父亲更加豁达通明。四叔想问你,如果将来有一日,四叔要将这个天下托付给你,你可有信心继承李家的基业,保护后唐的子民,让我们的天下永远传承下去,让子民永世安康吗?”
念华听到李玄茂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变得沉稳严肃。他沉吟了片刻,然后笔直地站起身,对李玄茂作了一礼,声音坚定而恭敬:“念华不敢妄自菲薄,也不敢自诩有何治国之能,但我会竭尽所能,为后唐的百姓谋幸福,维护我李家的江山社稷,直至永远。”
李玄茂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缓缓站起,目光扫过这对堪称金童玉女的念华和念颜,声音铿锵有力:“从明日起,你们两人就搬回你们的故居,夫子会陪同你们一起。我等着你们长大成人,为我们的后唐百姓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