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科技捉鬼师

040章 道的真义

科技捉鬼师 琉璃 2024-06-11 22:01
当我离开小叔家的时候,夜已深,晚饭早已结束。我和我的堂弟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之后在小叔家享用了晚餐。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沉浸在对小叔故事的沉思中。
接下来的两天,我被父亲和小叔讲述的两个故事深深打动。从未曾想象过,灵异的世界如此广阔、怪异。我不禁开始思考,我们的‘科技捉鬼团’真正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是为了证明我的设想,还是单纯地为了实证灵异事件的真实存在?我对‘科技捉鬼团’最初的动机开始产生了动摇,逐渐认真地思考我们团队的未来发展方向。
那晚,我躺在床上,与我亲爱的李芳通了电话,分享了我心中的疑惑。电话那头的李芳也对我的疑问感到困惑,良久未能给出答案,我们首次匆匆结束了通话。那夜,我们在各自的地方沉浸在深思中。
第二天,我怀着这份疑惑,早早地来到了小叔家。本想寻求答案,却出乎意料地没有提起这个话题,只是和小叔亲切地交流了对灵异事件的认知和态度。期间,小叔还询问了我在赶尸之夜使用的那些奇异的符箓,我借此机会向小叔介绍了我在学校的研究。
当小叔得知我尝试将道术与科学技术结合时,他震惊不已,发愣良久才恢复过来,连连感叹我的创意思维。
接着,我又向小叔详细讲述了我们团队的两次捉鬼经历。当提到我们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侦测鬼怪的行踪,甚至用科技手段展现道法的效果时,小叔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不断地赞叹着。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我还是接受了小叔的称赞。随后,我向小叔分享了我近期的研究成果,并坦诚地表达了我心中的疑惑。听了我的话,小叔陷入了沉思,面露严肃与认真之色。经过一番思考,小叔并未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从书房里拿来一本颇为陈旧的书籍,连封皮都已泛黄。小叔神情凝重地对我说:“小雨,我无法直接给你答案。这本书是我师傅临别时赠予我的。虽然它不是什么道家秘籍,但我希望你能从中找到你寻求的答案。”
说完,小叔一脸慎重地将书交给了我,并嘱咐我小心保管。
我带着小叔赠予的古书回到家中,满心疑惑。那个下午和整个晚上,我都埋首于书页之中,追寻答案。我如此专注,以至于连吃饭时都心不在焉,这让母亲感到有些不悦。但在父亲的支持下,我在家中静心思考了整整三天,终于找到了我所寻求的答案。
小叔给我的是一本《道德真经》的普通道家经典。仔细观察封面,我发现上面有着模糊的时间标记——一九五三年九月,看来这本书确实颇有年头。
但这本书与普通的印刷本不同,每一页的内容旁都有淡蓝色钢笔字迹的注释。一些页面上有轻微的水渍,有的字迹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注释中还使用了繁体字,显露出注解者的用心与认真。
翻开书的第一页,我被《道德经》深奥的内容深深吸引。在那深邃的文字中,我开始慢慢寻找答案。
道家文化深刻地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融入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它追求效法自然,以期达到人间的和谐繁荣。而相较之下,其他宗教多从人的本性出发,依赖于假说与臆测来构建人与神的世界。随着科学不断向前发展,哲学思辨深入,依靠假设与猜想建立起来的宗教便逐步退缩。宗教与科学的对立成为了“道教”之外的其他宗教的致命弱点。唯独“道教”以其自然哲学的思想,逐渐成为科学精神、方法、制度和哲学的象征。
我思考着:“什么是道?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学道?”这些是《道德经》将要告诉我们的问题。似乎这是我在六年的山中学道生活中从未真正触及的领域。我究竟为何而学道?仅仅出于好奇,还是为了显得酷呢?我耐着性子继续往下阅读。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这是《道德经》中的一段经文。
我仔细阅读那些淡蓝色钢笔字的注释:“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它没有具体形态,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它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虽然无法通过感官直接捕捉,但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与规律。这个规律是宇宙状态的根本推动力和最终答案。
……我究竟看懂了吗?说实话,这种深邃的、远超普通精神层次的道理很难完全理解。我们是愚昧还是愚蠢?“道可道,非常道”。
随着我深入阅读《道德真经》,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困惑,似乎对解答我心中的疑问并无太大帮助。但我已经投入其中,便决定坚持下去。我耐着性子,连续两天,除了必要的吃饭和睡眠时间,我都在专注地研读这本独特的经典。越读越觉得迷茫,深奥难解,那些淡蓝色钢笔字的注释似乎只增加了我心中的迷雾,让我倍感苦恼。
直到我忍耐着读到最后一页时,我注意到封皮内侧空白处写着一段耐人寻味的心得,我逐渐被其中的深意所吸引。
那段心得这样写道:“人即是自己的世界,然而对于人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实在是充满了奇妙与神秘。它如此绚烂多姿,复杂纷繁,变化无常,让人永远无法探究其根源,追寻其深处,无法预测其奥秘,永远思索不尽。
一个单一的细胞与一个成熟的成人,二者之间的差距堪比天与地。然而,一个人确确实实是从一个细胞逐渐分裂而来。如果这种变化本身就足以令人惊叹,那么整个生命孕育的过程更是超乎想象。为何一个细胞会分裂成两个?它的根本动力何在?这是否与整个世界运行和变化的根本动力相通?如果每一个理论都需要依靠证据支持,那么这种动力的最终答案真的能被人类发现和理解吗?”
我们都源自自然,我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并非自行选择,而是与生俱来的本性,这本性深受自然界的影响与安排。因此,要想在天地间更舒适、更得体地生存,首先需要对自然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和实用主义心态来对周遭的事物划分是非长短。这个世界从来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或个人。人类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群过客,去体会宇宙运行的法则,和周围的事物和谐相处,这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天生万物,它们之间不存在偏爱、贵贱之分。人们对事物划分阶级,仅仅是因为私心。由于这种主观的私心,很难做到真正的公平与正确。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必然会导致偏见和片面的认知。自然的本来面貌是无需理由和解释的。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深入探究,我们也无法知晓宇宙的最终根源。因此,我们不应该总是从人类独特的视角去过分改变世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单从人的视角看问题会变得极其片面。这样的方式不利于我们更正确地理解宇宙,也不利于我们自身的生活。
在世间,自然赋予了万物生长的季节,地球孕育了有限的资源,而人类的欲望却似无尽头。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高度、速度如何迅猛,都不可能完全满足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然而,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却必须得到保障,这是无可争议的。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解决温饱、医疗、教育问题犹如雪中送炭,而不涉及基本需求的高档次建设仅是锦上添花。若政府为了形象或政绩而不惜代价大兴土木,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而言,无异于缘木求鱼,毫无益处。
人们渴望安乐的生活,却往往忽视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仅凭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能保证一生的富贵吗?只要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还存有不幸和痛苦,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它们。
只有在经历过重重困境、痛苦辛酸后,人才能真正培养出同情与怜悯之心,才能理解救济困难的深刻意义;只有在遭受欺凌和伤害后,才会明白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重要性;只有在个人意愿和理想受到压制时,才会认识到不干涉他人、顺应事物自然规律的价值,逐渐领悟与天然本性相顺应的重要性。
何为崇高的理想?无非是怜悯之心。看到苦难而心生不忍,立志解困于困境。
何为无尽的智慧?便是顺应自然之心。感悟宇宙的本质,顺从自然法则而行。
在阅读完这篇充满启发的心得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久久无法从“人与心”的境界中回神。似乎我触及了某个关键的契机,又仿佛擦肩而过了一道灵光,一切都是如此令人费解。我的心灵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一种空寂之感中,脑海里反复思索:“人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要努力地活着?又为什么要坚强地活着?”这些问题如回声般在我心中回荡。
突然,我脑海中浮现了那段耐人寻味的话:“何为崇高的理想?即恻隐之心而已。见到困苦而不忍,立志解难于倒悬。何为无穷的智慧?即自然之心而已。体悟宇宙之本然,不逆规律而行事。”
这时,我似乎抓住了那一道闪烁的灵光。理想与智慧,体悟与规律——这些概念开始在我心中逐渐清晰,仿佛打开了通往深奥真理的大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