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老司机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后,我们都不禁感到一阵寒意。车厢内的旅客们都露出了异样的神情,我和李芳彼此对视,偷偷发笑,仿佛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旅行体验。
就这样,我们一路上沉浸在周围旅客们讲述的各种灵异事件中,大巴车缓缓地驶入了张掖汽车站,我们的第二站旅程也随之拉开序幕。
张掖,作为甘肃省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它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著称,在西北地区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古时称为甘州,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西部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遗留下了丰富的古迹,包括古建筑、城堡、烽火台等,为这座古城在现代旅游业中注入了新的生命。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南依祁连山脉,北临北山。这里有著名的张掖大佛寺,是陇西地区佛教的圣地。黑水国汉墓群、四坝滩遗址、马蹄寺石窟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等,都是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
一进入张掖市的山丹县,就可以从车窗外看到蜿蜒的古长城。沿着铁路北侧,这段长城断断续续地穿越河西走廊,延伸六十余公里,直至张掖市郊。就像一幅历史的画卷,在戈壁的辽阔中静静展开,让人不禁驻足观望。
这段古长城虽然清晰可见,甚至连城墙上的烽火台也保存着,但由于地方保护意识的缺失,它静静地躺在千里戈壁的荒原之中……虽然它默默无闻地卧在沙尘之上,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在人们心中依旧傲然挺立,永不倒塌……
张掖的婚俗更是引人入胜。首先是催妆:在婚礼当天,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齐聚新娘家中,急切地促使新娘家准备嫁妆,以便第二天迎接新郎家的到来。新郎家的人还需前往新娘家,处理嫁妆和财礼的交接事宜,以防在迎亲时遭遇新娘家的刁难。财礼交接完毕后,双方便欢聚一堂,共享美酒。新郎方必须有能饮酒的人士,否则可能会被新娘家灌得烂醉如泥。
体验完张掖的风土人情后,我们七人的探险团队在那里休息了一夜。第三天一早,我们搭乘班车,踏上了通往敦煌的旅程。
敦煌的莫高窟是我们此行的重头戏,也是我们最为期盼的目的地。在我心中,敦煌不过是隐藏在黄沙与红柳之间的秘境。然而,真正抵达敦煌后,我才深感自己的无知,敦煌市的繁华远超我的想象。
当我们的车穿过风声呼啸的防风林,进入市区时,一切出乎意料的景象已不再是我们的关注点。重要的是,历尽千辛万苦,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心中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欢呼:“敦煌,我们来了!”
找到了一家当地的正规旅游公司后,我们在一位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全新的一天。车子驶离了敦煌这片绿洲,踏入荒凉的沙漠。大约行驶了40分钟,我们终于抵达了莫高窟。
莫高窟隐匿在一座平凡无奇的土黄色山脉中,被稀疏的树木环绕,洞窟一个接一个地显现。一条早已干涸的河床蜿蜒在它的脚下,周围荒凉萧条,却又充满了神秘感。
敦煌,这片古老的土地,以其莫高窟的存在而显得尤其为卓越,尽管这里还有如鸣沙山月牙泉般的自然奇观。莫高窟不仅是文化的沉淀之所,更是历史画卷与人类思想艺术精华的集结地。接近这些洞窟,仿佛步入了一个穿越时空的长廊,其中人类的伟大与渺小交织,让人难以自拔。
据说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宣称有一千个洞窟,实则大约仅有五百多个。我们在入口处交出了相机——洞窟内禁止拍照。跟随导游,我们一步步深入那些充满历史气息的黑暗洞窟。
为了保护洞窟内珍贵的绘画和塑像,这里的洞窟均未安装照明设备,但每个洞窟内都配备了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确保文物安全。更有趣的是,每个洞窟都上了锁。导游手握重重钥匙,一一打开洞窟,领着游客进入,每次参观完毕便立刻上锁,即便下一批游客即将进入也不例外。
在导游的装备中,有一样必不可少的物件——手电筒,它是参观中唯一的光源。我们跟随导游,踉跄地在黑暗中前行。忽然,导游打开手电筒,一束光线照亮了墙上的精美壁画。导游开始他们熟练而平淡的解说,似乎对这些壁画已经麻木。然而,我们这些初次参观者却在内心经历着激动和思考的冲击。那只小小的手电筒,不仅照亮了古人的伟大作品,也映照出我们自身的渺小。
我们一间接一间地参观洞窟,仿佛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洞窟没有具体的名字,仅以数字编号:"330窟、350窟、220窟"。它们犹如历史长路上的里程碑,见证了人类从走向文明到创造文明的历程,也记录了各个朝代的风貌变迁。在所有洞窟中,唐朝的内容无疑是最杰出的,其手法高超,内容丰富。而到了清代,却明显看出了衰败的迹象,壁画和塑像失去了往日的神韵,变得干瘪单一。如同导游小姐所言,所有人物的表情特征都与慈禧太后惊人相似。
敦煌因莫高窟而闻名,而莫高窟的存在又离不开藏经洞的发现。那位王道士在这里揭开了通往敦煌的神秘之门。莫高窟所珍藏的一万多件难以估价的珍贵文物,也正是在这里被外国人掠夺。
王道士发现的那个暗门至今仍敞开着,内部空无一物,令人难以置信。在这个简陋的洞穴中,曾经蕴藏了如此丰富的文化瑰宝;但同时,也让人纠结,这个简朴的洞穴,究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荣耀,还是耻辱。
下午时分,我们七人的团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疲惫而满载思考地离开洞窟,走向返程的车辆。在正午阳光下,周围的大漠显得更加空旷而荒凉。
当然,到访敦煌,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体验。在我们团队七人尝遍当地佳肴后,一致认为驴肉黄面和泡儿油糕为最佳美味。于是,我们决定在此推广这两种美食。
作为专业的捉鬼团队,每到一个新地方,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探索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那些不可思议的灵异故事。
在李芳对当地民俗文化和灵异事件的探索中,她的好奇心从未有所松懈。只要稍微与当地的老百姓熟络起来,她便会追问一些奇异古怪的故事。这不,在一家小饭馆用餐时,她就从老板陈先生那里听到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
陈老板曾是新疆叶城的一名汽车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物资从基地运至昆仑山上的神仙湾哨所——一个海拔4500米的世界之巅。
故事发生在1989年,陈老板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在年末封山前进行最后一批物资的运送。不幸的是,陈老板的车被安排在了车队的最末尾。众所周知,山路行驶中,最后一辆车最容易掉队。尽管如此,这是军命,陈老板和他的副驾驶小何毫无选择,只能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当年年末,喀喇昆仑的天气极其恶劣。在海拔较低的地方,狂风卷起漫天石子,整个天空都是一片沙黄。而在更高的地方,风中夹杂着无尽的雪花,世界变成了纯白。车队经过两天艰难行驶,到达了海拔3500米的山间地带。这里,积雪越来越厚,天气也越发严寒。陈老板紧握着方向盘,努力不让车辆掉队。突然,一阵凶猛的大风席卷而来,风中的雪花遮蔽了所有视线。陈老板什么也看不见了,继续前行无异于自寻死路。他只得停下车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风雪逐渐平息,路面再次显露出来。但经过那场风暴,道路几乎被雪完全覆盖。陈老板和小何不得不下车,开始清理积雪,好让车辆能够继续前行。
大约铲雪半小时后,山路上突然弥漫起浓浓的雾气。陈老板意识到再耽搁下去是不行的,于是和副驾驶小何赶忙重新登上了车,准备启程。正当他们即将出发时,陈老板在迷蒙的雾中,隐约看到一个人影缓缓走来。他的第一反应是,可能是战友来找他了。
陈老板心中充满喜悦,迅速下车,向雾中的身影走去。他以为前面的车队可能并未离开太远。但当他接近那个影子,大约七八米的距离时,陈老板感到了不寻常。那个影子异常高大,足有两米多高,体型庞大。它行走时身体左右摇摆,双臂异常修长,更像是某种怪物而不是人类。昆仑山深处怎么可能有猩猩?这让陈老板充满了疑惑。那个影子似乎也察觉到了陈老板的存在,突然加快了步伐,直朝他这里走来。
这时,陈老板听到了一种呜呜的低鸣声,他的心被恐惧彻底占据,脑中只剩下一个念头: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他不再犹豫,转身就向车辆狂奔。那个东西虽然体型庞大,但奔跑速度却不算快。陈老板顺利地爬回了车内。然而,更加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车子竟然发动不起来了。在这样严寒的天气中,车辆需要一定的预热时间才能启动。就在这时,那不明生物已经——爬到了车上!它站在驾驶室旁的踏板上,用它那庞大的手握住了车门把手,似乎想要打开车门。
陈老板急忙将车门从内部锁上。然而,那可怕的生物并未轻易放弃,开始用力撞击车门的玻璃。透过玻璃,陈老板看到了他这辈子都无法忘怀的景象。准确来说,那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面孔,而是一张人类的脸,被诡异地贴在了那怪物的头上,宛如戴着一个面具。由于那怪物头部过大,人脸扭曲得面目全非,景象异常诡异且骇人。
就在这时,小何意外地保持着冷静,他从车座后面取出一把刚才用来铲雪的铁锹,递给了陈老板。陈老板不再迟疑,急忙摇下窗户,用尽了所有的力气,猛然将铁锹砸向那怪物。被击中的怪物发出了呜呜的惨叫,从车上摔落下去。
紧接着,陈老板赶忙重新尝试发动车辆,这次车子成功启动了。他踩下油门,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了那个可怕的地方。两人惊魂未定,仔细地检查着后视镜,确保没有被那怪物追上,才总算松了一口气。幸运的是,他们经过半天的奋力行驶,终于在天黑前找到了车队,顺利完成了运送任务。
这一事件在部队中广为流传。昆仑山中遇见怪兽本就十分奇异,而怪兽头上戴着人脸面具,更是令人匪夷所思。那怪兽究竟是何方神圣?那张人脸又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怪兽会戴上人脸?
不久之后,陈老板便申请了退伍,回到敦煌经商,生活看似安稳。而小何在次年的进山任务中却遭遇了车祸,连人带车跌入了山谷,尸体至今未被找到。
陈老板还向我们透露,直到今天,他仍经常梦见那张脸,那张既诡秘又深不可测、令人恐惧的“人”脸。
听完陈老板的故事,队员们个个目瞪口呆,露出惊奇的表情。但对我来说,经历过诈尸并见过类似的猫脸人尸之后,这种事情已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