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到清岙堂休养的这一个月,每天清晨,柳承风都可以听到隐约的念经声。听堂里的老嬷嬷讲述,这是隔壁重明庵的师太们在做早课。
“你知道重明庵吗?”老嬷嬷问。
“好像是个修行之地吧,听你这么一说。”柳承风回答。
老嬷嬷说道:“是啊,重明庵是太后请来的供奉。前朝留下许多太妃,她们经常在宫中闹事。自从有了重明庵的妙音师太教诲,她们受戒后皈依悔改,使得皇宫安宁了许多。”
柳承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她和刘太监一起前往重明庵。
重明庵坐落在高地上,建在巨大的假山之上。只见层峦叠嶂、曲径通幽,柳承风和刘太监费了很大的劲才攀登上去。
到了重明庵,柳承风看见一位尼姑正在打扫。尼姑见到他们,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施主们是来朝拜佛祖,还是来听禅的?”
刘太监躬身行礼道:“请问刘太妃在吗?妙音师太是否在这里?”
原来这位打扫的尼姑也曾是皇宫中的太妃。柳承风便礼貌地行礼,然后跟随尼姑进了庵中。
进入庵中后,刘太监悄声对柳承风说:“你刚见的那位尼姑是前朝的刘嫔。为了取用血制作养颜丹,她曾害死了数十名宫女。”
柳承风看着那位尼姑,她虽然容貌素朴,但依然能看出风华绝代。庵中也有其他打扫的尼姑,她们的气质与宫女们大相径庭。
没料到紧邻清岙堂的这个地方,竟是如此神秘。
刘太监领着柳承风来到一个禅院前,对她说:“妙音师太的德高望重,连皇帝和太后都要敬重她。若是她不打算见你,我们再另寻其他方法来辨认梵文。”
柳承风表示理解,但好奇地问道:“那这里应该不会再有因嫁不出去而入宫为妃的本朝闺秀了吧?”
"没有。"刘太监说。
柳承风提起裙摆,缓步走进禅院。一股淡雅的花香混合着草木味道扑鼻而来,让她跑了半天的疲惫立刻消散。
告知门外的尼姑自己的来意后,不久便被邀请进了禅舍。
"柳施主,请坐。"
柳承风以为会遇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尼姑,却发现眼前这位和尚并不是她预料中的那样。
这位女尼戴着天冠纱巾,手里盘着一串108颗佛珠的长珠串,眼神温和宽慈,让人一时间看不出她的年纪。
见到柳承风,女尼礼貌地拱手相迎,笑着说:"贫尼从观中弟子处得闻柳施主入宫,因施主受王令禁足,未能得以拜访。"
柳承风谦逊地回应:"本不该为俗事而来,但此案或有冤情在内,不能坐视,只好麻烦师太了。"
那位妙音师太打了声梵呗,说道:"贫尼不仅敬重施主因为您是帝妃,更敬重施主为百姓挺身而出,声名远播。见到您,果真名不虚传。
尽管在宫中也有人知道柳青天的名声,但并不如普通百姓们见识得多。
没想到她的名声在这重明庵中也如此响亮。
简单寒暄过后,柳承风便说明了此行的来意:"案情就是这样,柳某不懂梵文,希望师太可以指点一二。"说着,她向妙音师太展示了从翼王妃尸身上抄录来的经文。
妙音师太扫了一眼便确定地说:"这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节选,常用于平息病厄、祈求平安、超度亡魂。"
这让柳承风有些意外。
鉴于翼王妃死得那么惨,她本以为背上的梵文会是诅咒之类的,没想到却是祈福之文。难道凶手为了怕翼王妃死后复仇,故意留下这段经文,用以平息她的怨气?
"不过,"妙音师太接着说,指了指经文上的几处,"这里有几处错字和漏字,看起来并非僧侣所书。"
柳承风听了,眉头微皱。这意味着,凶手并非出自佛门,而是一个精通梵文的外行。这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那师太,您认为这种情况,这段经文的作用会有何变化?"
妙音师太沉思了片刻,回答道:"这些错漏虽不足以改变经文的基本意义,但可能导致祈福的效果大打折扣。更何况,如果凶手心中怀有恶念,就算念得是祈安之文,也未必能带来善果。何况这可能有成心留下错漏之处,使得经文混乱不堪,造福祈安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柳承风深吸一口气。